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丑大水》
《辛丑大水》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古风

天公哀此生人苦,潸然出涕洒下土。

五昼五夜涕不已,平陆成河山作渚。

是方为邑本洼下,今者之变顷未睹。

何止人家水半扉,或压或溺遍处所。

居家老稚几为鱼,夜乘一叶投山坞。

虽知此邦祸可免,颇念吾庐攲莫拄。

朝登山巅聊放目,流尸蔽江可胜数。

何处奔洪之所挤,一旦至斯辜非汝。

天公用是涕愈流,阳侯正自喜且舞。

我愿天公且收涕,忧之反伤亦奚补。

但令老眼开日月,苍生自然得安堵。

(0)
鉴赏

这首诗《辛丑大水》由宋代诗人曾丰创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洪水肆虐的情景,表达了对受灾民众深切的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的开头,诗人以“天公哀此生人苦”起笔,将天与人的关系巧妙地联系起来,形象地展现了天灾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接着,“潸然出涕洒下土”,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天公以情感,进一步强调了天灾的无情与悲壮。随后,诗人描述了连续五日五夜的暴雨导致土地成为河流,山川变形的景象,展现了洪水的威力和破坏力。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受灾民众的具体描绘:“何止人家水半扉,或压或溺遍处所。”通过“水半扉”、“或压或溺”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侵袭和破坏。紧接着,“居家老稚几为鱼,夜乘一叶投山坞。”这两句更是将灾难的残酷推向高潮,描绘了老人和儿童在洪水中的无助与恐惧,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极端措施。

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受灾地区可能逃脱灾难的希望,同时也对自身家园的安全产生了忧虑:“虽知此邦祸可免,颇念吾庐攲莫拄。”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无力感的深刻体会。

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愿望:“我愿天公且收涕,忧之反伤亦奚补。”表达了对天灾的无奈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思。同时,诗人也寄希望于未来:“但令老眼开日月,苍生自然得安堵。”表达了对未来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人类社会自我恢复能力的信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灾难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关怀,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岐下闻杜鹃

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

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

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

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

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0)

玉堂种竹六韵

当砌植檀栾,浓阴五月寒。

引风穿玉牖,摇露滴金盘。

有韵和宫漏,无香杂畹兰。

地疑云锁易,日近雪封难。

静称围棋会,闲宜阁笔看。

他年终结实,不羡树栖鸾。

(0)

晚泊松江

落日停桡古渡边,古今踪迹一苍然。

平沙尽处云藏树,远吹收来水定天。

正困东西千里路,可怜潇洒五湖船。

如何不及前贤事,却谢鲈鱼在洛川。

(0)

咏柳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0)

闲书

接鹭陪鸾漫得群,未如高卧紫溪云。

晋阳起义寻常见,湖口屯营取次闻。

大底鹪鹏须自适,何尝玉石不同焚。

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

(0)

阌乡寓居十首.小径

碍竹妨花一径幽,攀援可到玉峰头。

若教须作康庄好,更有高车驷马忧。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