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处青山,埋得了,拄天顽骨。
空自笑,少年磨剑,酒天歌窟。
干戈方起陈吴死,旌旗四展蛟龙悚。
棹归船勉强作高人,依花木。
新来事,诗一束,今古恨,无从述。
剩凄凄几点,秣陵山绿。
天海都教悬拍卖,乾坤只许吞声哭。
定何时倒峡涤长江,去亭毒。
甚处青山,埋得了,拄天顽骨。
空自笑,少年磨剑,酒天歌窟。
干戈方起陈吴死,旌旗四展蛟龙悚。
棹归船勉强作高人,依花木。
新来事,诗一束,今古恨,无从述。
剩凄凄几点,秣陵山绿。
天海都教悬拍卖,乾坤只许吞声哭。
定何时倒峡涤长江,去亭毒。
这首《满江红·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朱青长所作,词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开篇“甚处青山,埋得了,拄天顽骨”,借青山隐喻英雄的埋骨之地,表达对逝去英雄的敬仰与怀念。“空自笑,少年磨剑,酒天歌窟”回忆了英雄年少时的豪情与热血,如今却只能空自苦笑。
接着,“干戈方起陈吴死,旌旗四展蛟龙悚”描述了战争的残酷,英雄陈吴的牺牲令人震撼,连蛟龙也为之惊惧。“棹归船勉强作高人,依花木”则写出英雄无奈归隐,但仍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寄情于自然。
下片“新来事,诗一束,今古恨,无从述”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感慨,以及无法言说的古今悲愤。“剩凄凄几点,秣陵山绿”借秣陵山的绿色映衬出词人心中的哀愁。“天海都教悬拍卖,乾坤只许吞声哭”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无奈,只能含泪忍受。“定何时倒峡涤长江,去亭毒”最后以宏愿收束,期盼有朝一日能荡涤世间邪恶,恢复清明。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激昂,展现了朱青长对于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忆昔吾家,有万卷楼,城西毫村。
自江陵道尽,牙签半失,感阳焰熄,玉轴犹存。
借去一瓻,亡来三箧,墨化妖螭赴海门。
无多剩,似乱馀故旧,卖后田园。丛编暇日还扪。
与药裹零星曝满轩。
任半生穿穴,碎同蠹蚀,有时发作,陡若龙掀。
贫极须捻,老来怕读,閒对秋阳自较翻。
吾休矣,亟束书高阁,且晒吾裈。
乌鹊惊飞,绕树无枝,谁为故乡。
叹十年失路,愁云淰白,三秋伏枕,病叶删黄。
欲哭不能,欲歌不可,冷尽吴钩一寸肠。
繁华梦,梦华清全部,岐薛诸王。从头细与平章。
算红烛今番第几场。
正檀槽滚遍,娇莺碎语,碧空界破,归雁分行。
此夜筵前,明朝河上,击唾壶兼作拍张。
梧轩好,待来春重到,劈纸添香。
轻松纤软评春雪,此言殊耐寻玩。
昔人句子巧形相,又入春趺赞。细拟议、两般俱善。
不如单咏霜蔬便。
每未到春盘,早赪甲、娇擎隽永,那数禁脔。
此际风雪豪家,点酥抑鲊,花压羔儿红浅。
寒酸腹内剩蔬畦,那有羊来践。只千里、湖莼路远。
乡愁菜把权消遣。
对稀疏、凭小摘,忽忆情亲,踌躇未免。
月明珠馆。有帝释鬘陀,身云散满。
鲛国旌幢,鲎帆笳吹,万叠雪倾银溅。
装罢红棉粤峤,看足苍枫梁苑。
饶能事,尽微皴澹抹,黄深绛浅。箧衍。有一卷。
细腻凝脂,三尺松陵绢。
少不如人,师须为我,画出鬓丝禅板。
旁侍湘娥窈窕,下立天魔蹇产。
人间苦,怅碧桃花谢,洞天归晚。
枫桥渔火星星处,钟声客航仍度。
微昏帘幕,乍暝帆樯,夹岸多于津树。船娘吴语。
为蘸水拖烟,脆来如许。
不管人愁,棹歌杳霭掠波去。
如眉月棱半吐,想当年曾斗,馆娃娇妩。
夜市听莺,春衣扑蝶,梦到将圆频误。鸣珂旧路。
问冶叶倡条,可能如故。撩乱心情,化茶烟一缕。
倦理红裯。有如尘似梦,万斛閒愁。
濛濛沾绣幌,浼浼涨铜沟。
帽檐小侧撚花枝,倩莺语、替檐前雨鸠。
春山影,恰几日、都如中酒。低首。东风后。
记得君家,一树偏娇秀。
每趁年光,惯将香雪,乱惹倚楼人手。
开处斜怜绿波明,折来雅称琼肌瘦。
雨窗问讯,只今曾否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