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迁莺.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
《喜迁莺.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喜迁莺

月明珠馆。有帝释鬘陀,身云散满。

鲛国旌幢,鲎帆笳吹,万叠雪倾银溅。

装罢红棉粤峤,看足苍枫梁苑。

饶能事,尽微皴澹抹,黄深绛浅。箧衍。有一卷。

细腻凝脂,三尺松陵绢。

少不如人,师须为我,画出鬓丝禅板。

旁侍湘娥窈窕,下立天魔蹇产。

人间苦,怅碧桃花谢,洞天归晚。

(0)
鉴赏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喜迁莺·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词中描绘了石濂和尚为词人绘制小像,并以“天女散花”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和尚艺术才华的赞赏与感激之情。

词的开篇“月明珠馆”,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暗示了和尚居住环境的高雅与静谧。接着,“帝释鬘陀,身云散满”描绘了和尚如同天神般超凡脱俗的形象,身周环绕着祥云,充满了神圣与庄严的气息。

“鲛国旌幢,鲎帆笳吹,万叠雪倾银溅”几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和尚绘画技艺的精湛与细腻,仿佛在描述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犹如雪浪翻滚,银光闪烁。

“装罢红棉粤峤,看足苍枫梁苑”则进一步赞美了和尚的绘画手法,将红棉与岭南的红山、苍枫与梁苑的景色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

“饶能事,尽微皴澹抹,黄深绛浅”则直接赞扬了和尚在绘画时的技巧与匠心,无论是细微的皴染还是色彩的深浅变化,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展现了其深厚的绘画功底。

最后,“箧衍。有一卷。细腻凝脂,三尺松陵绢”几句,再次强调了和尚作品的精美与珍贵,将其比作细腻如脂的画卷,铺展在三尺长的松陵绢上,令人赞叹不已。

整首词通过对和尚绘画技艺的赞美,不仅表达了词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欣赏,也体现了对和尚个人魅力及高尚品格的敬仰。词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蝶恋花·镜破人离何处问

镜破人离何处问。
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
只道新来消瘦损。
玉容不见空传信。
弃掷前欢俱未忍。
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
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0)

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轻鸥欲下春塘浴。
双双飞破春烟绿。
两岸野蔷薇。
翠笼薰绣衣。
凭船闲弄水。
中有相思意。
忆得去年时。
水边初别离。

(0)

鹧鸪天·可是相逢意便深

赠之可是相逢意便深。
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内三更夜雨衾。
情渺渺,信沈沈。
青鸾无路寄芳音。
山城钟鼓愁难听,不解襄王梦里寻。

(0)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
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
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0)

清平乐·春风依旧

春风依旧。
著意随堤柳。
搓得蛾儿黄欲就。
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
今霄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0)

小重山·楼上风和玉漏迟

楼上风和玉漏迟。
秋千庭院静,百花飞。
午窗才起暖金卮。
匀面了,阑畔看春池。
何事苦颦眉。
碧云春信断,尽来时。
鸳鸯游戏镇相随。
云雾敛,新月挂天西。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