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会有役,辛苦何足言。
四十今过二,向后多衰年。
拨弃悠悠情,当从予所便。
夜分偶感触,顾影心悁悁。
忆我去冬时,种麦来溪田。
小儿才五岁,叱叱扬耕鞭。
随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
日暮徐来归,持锄趋我前。
今春忽假馆,僻近西山偏。
牵衣频送我,正傍溪田边。
溪水亦活活,溪麦亦芊芊。
自从别家来,岁月如流迁。
麦今已可刈,儿今谁共怜?
我意欲反棹,遇事苦迍邅。
怀乡方伫立,东望惟云烟。
少年会有役,辛苦何足言。
四十今过二,向后多衰年。
拨弃悠悠情,当从予所便。
夜分偶感触,顾影心悁悁。
忆我去冬时,种麦来溪田。
小儿才五岁,叱叱扬耕鞭。
随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
日暮徐来归,持锄趋我前。
今春忽假馆,僻近西山偏。
牵衣频送我,正傍溪田边。
溪水亦活活,溪麦亦芊芊。
自从别家来,岁月如流迁。
麦今已可刈,儿今谁共怜?
我意欲反棹,遇事苦迍邅。
怀乡方伫立,东望惟云烟。
此诗《忆幼子》由明末清初诗人潘高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对失去幼子的哀伤与怀念之情。
首句“少年会有役,辛苦何足言”,诗人以平和的语气开始,似乎在谈论生活的艰辛,但随后的“四十今过二,向后多衰年”两句,透露出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辛劳与现在的衰老,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深深感叹。
接着,“拨弃悠悠情,当从予所便”两句,诗人似乎在说要放下那些纷扰的情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这种抉择背后隐藏着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挣扎。接下来的“夜分偶感触,顾影心悁悁”两句,诗人深夜独处,回望自己的身影,内心充满了忧郁与哀愁。
“忆我去冬时,种麦来溪田”到“溪麦亦芊芊”几句,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儿子一同在溪边田地劳作的美好时光,麦田的茂盛与生机勃勃,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然而,“自从别家来,岁月如流迁”一句,时间的流逝让这一切成为了过去,诗人对失去儿子的痛楚再次涌上心头。
最后,“麦今已可刈,儿今谁共怜?”诗人面对成熟的麦田,却失去了与儿子共享这份收获喜悦的机会,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我意欲反棹,遇事苦迍邅”表达了诗人想要返回过去,与儿子重聚的愿望,但现实的困难重重,无法实现。
“怀乡方伫立,东望惟云烟”两句,诗人站在故乡的方向,望着远方的云烟,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失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霜馀日初晴,腊后春欲动。
曳踪行我畦,陈根拨残冻。
鳞鳞万甲绿,已覆前日种。
孰知大钧仁,坱圠无尽用。
一毡守酸寒,菜把烦日送。
兹晨旅颜破,意到冰百瓮。
区区田野心,芹美亦思贡。
未敢语朝簪,方酣万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