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
"客舍飞尘尚满鞴,却寻东路想茫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作客的情景,客舍中的尘土和鞴带上积累的尘埃象征着旅途的孤独与漫长,而心中则是对远方故土的无尽思念。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形象传达了诗人的乡愁。白发老人在树下哺乳小鸟(反哺即指老鹰哺育雏鸟),流血的蜀鸟则是对家国的深切思念。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旅途中偶遇之人的相见离别之情。怅望之心难以言表,期盼能够尽快回到心灵的栖息地,与亲朋好友重逢。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望着远方的云海,不禁停下手中的鞭子,沉浸于春日和风的温柔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无尽思念。王安石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孟子言仁惟一字,曾子言仁惟一唯。
风霆霜露天何言,吾夫子言非得已。
六经在天如北斗,尚多不经圣人手。
杏花零落晓坛荒,各自蜂房开户牖。
屋下架屋楼上楼,不三万言渠不休。
夜寒一灯供掉头,泓颖何罪云烟愁。
阿连梦中春草碧,更向那边添一笔。
吾衰甚矣将奈何,欲共君谈口荆棘。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
对菊莫谈当世事,品茶犹识古人心。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
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