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山月印师用予寻家韵诗见简辄复赓载寺前老松僵卧风雨中月印因其摧剥而封殖之返成奇观欲为下一转语未暇也故卒章及之》
《惠山月印师用予寻家韵诗见简辄复赓载寺前老松僵卧风雨中月印因其摧剥而封殖之返成奇观欲为下一转语未暇也故卒章及之》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

对菊莫谈当世事,品茶犹识古人心。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

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

(0)
翻译
与僧人相遇,谈论了隐秘的探索,这次来访不虚此行。
对着菊花,不要谈论当下的世事,品味茶香,仿佛能理解古人的心境。
白云在山间环绕,黄叶深知秋天的深浅变化。
我曾约定在此隐居,如同龙卧青苔,期待大雁带回月亮,照亮山林。
注释
相逢:相遇。
幽寻:隐秘的探索。
不负:不辜负。
沧浪:指江湖或隐居之地。
对菊:对着菊花。
当世事:当前的世事。
古人心:古人的情感或智慧。
白云共住:白云相伴。
黄叶:秋天的落叶。
秋浅深:秋天的深浅变化。
龙卧:像龙一样隐居。
苍髯:长须,形容隐士。
雁回:大雁南归。
丛林:山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表达了诗人与僧人的偶遇以及对对方所处环境的欣赏,"不负"二字显得出一种知音难求的情怀。

接下来的“对菊莫谈当世事,品茶犹识古人心”则是说在观赏菊花时,不讨论现世俗事,只是在品茶中领悟古人的心境。这里的“古人心”可能指的是那些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高僧或隐者,他们的情操和生活态度对诗人有着深刻的吸引。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描绘了一幅与白云为伴,在山中居住的景象。黄叶的变化也让诗人感受到秋季的到来以及时间的流逝,但这并不影响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可能是指诗人与僧侣之间的一种精神寄托或心灵契合。"龙卧苍髯"常用来形容佛教高僧的威严,而"雁回分月"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风光和人生哲理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友情和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漫兴十首和郭半村舍人韵·其二

酒徒痛饮如忘世,壮士非时且讳名。

深谷民知先代历,旗亭伶泣故宫声。

绣刀?土黄花老,抱耒还山白露横。

我自无衣同妇子,破床蟋蟀不须鸣。

(0)

哭麟孙弟四首·其三

角技欢呼斗雉卢,丁丁落子间投壶。

同时文士俱兄弟,千古名流在酒徒。

天忌畸人成绝膑,死从河伯索遗孤。

夜台此去逢而父,为问含珠好在无。

(0)

夜坐十首·其八

幽斋频剪烛,注易对襌公。

箬笠千山熟,蒲团万事空。

诗情生雁后,士品寄琴中。

绿蚁萧萧引,孤梅与我同。

(0)

初春海上次韵二首·其二

流水去何驶,闲云出自如。

屡游知候变,小艳悟春初。

花发行吟外,乌啼缓坐馀。

相逢矜好句,题报故人书。

(0)

青楼曲二首·其二

花落胡姬上酒楼,商歌一曲古梁州。

不知江上三年别,却道娇歌易白头。

(0)

新婚别四首嘲子羽弟·其四

兰釭花落烬烟低,铁马丁东乌夜啼。

可奈愁多禁漏永,从今不恨汝南鸡。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