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频剪烛,注易对襌公。
箬笠千山熟,蒲团万事空。
诗情生雁后,士品寄琴中。
绿蚁萧萧引,孤梅与我同。
幽斋频剪烛,注易对襌公。
箬笠千山熟,蒲团万事空。
诗情生雁后,士品寄琴中。
绿蚁萧萧引,孤梅与我同。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坐幽斋,剪烛读书,与禅师相对的情景。通过“注易”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于《易经》的深入研读和对哲学的追求。诗中的“箬笠千山熟,蒲团万事空”,以自然景象与内心状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的状态。接着,“诗情生雁后,士品寄琴中”,将诗情与士人品格寄托于大雁之后与琴声之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艺术与人格修养的追求。最后,“绿蚁萧萧引,孤梅与我同”,以酒香与梅花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天人三策对,治理一言宣。
直譬探源处,允标登岸先。
不如退结网,讵在坐临渊。
设欲鲜鳞得,宁当良罟蠲。
虽疏弗漏耳,太密亦妨旃。
取象肇羲帝,发端由汉贤。
弛张絜心矩,沿革与时权。
冒昧云更化,益求损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