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二》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底事年来不作诗,应缘思苦少人知。

凌云健笔含毫日,照眼花枝得句时。

陶冶性情端赖此,咏嘲风月漫多为。

驿筒若许陪酬唱,朱字青笺复寄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友人吴元中书言近来不作诗的回应。诗中表达了对吴元中才华的赞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创作热情的呼唤。

首联“底事年来不作诗,应缘思苦少人知”直抒胸臆,提出疑问:为何友人近来不再作诗?诗人推测可能是因为思考过于深入,情感过于细腻,以至于鲜为人知。这里既是对吴元中才华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创作状态的关切。

颔联“凌云健笔含毫日,照眼花枝得句时”转而描绘了吴元中在创作时的景象。想象中,友人在灵感涌动之时,挥洒自如,如同凌云之上的健笔,含毫于纸,仿佛眼前绽放的花枝,激发了诗的灵感。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吴元中才华的赞美和对创作过程的向往。

颈联“陶冶性情端赖此,咏嘲风月漫多为”进一步阐述了诗歌创作对于个人情感陶冶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诗歌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塑造和提升个人性情的过程。同时,诗人也鼓励吴元中不必拘泥于咏嘲风月的日常琐事,而应更多地关注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尾联“驿筒若许陪酬唱,朱字青笺复寄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吴元中保持交流的愿望。诗人设想如果有机会,愿意与吴元中进行诗歌的交流和唱和,但又担心不知该将作品寄给谁。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吴元中作品的期待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元中近来不作诗的关切,以及对诗歌创作意义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一位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刘虞归省

扁舟乘天风,冉冉冲烟雾。

朝坐龙江发,夕向牛渚去。

壮游属明时,故人渺何处。

高堂鹤发新,迟子慰衰暮。

(0)

题高以正正心斋诗卷

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

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

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

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0)

九日登瑶台和李俨夫韵

九日携朋上峻台,拟将笑口酒边开。

天长落日摇林麓,野旷孤烟起草莱。

身世飘零容易老,江山如此不常来。

今朝幸忝龙山会,醉卧黄花绣作堆。

(0)

送陈参政任满赴京

佳政曾闻儗岘山,名邦佐治笑谈间。

官衔旧侍金銮殿,人物今联玉笋班。

汴水放船冰已泮,隋堤送别柳初攀。

百寮祖帐东门盛,冠盖朝天望早还。

(0)

奉教送汝阳王之国汝宁

宗藩百世镇夷门,列郡分封合礼文。

仙李盘根随地盛,银潢泻?自天分。

山川西去连秦晋,风教南来及汝坟。

此去贤王思圣泽,千年职贡效殷勤。

(0)

双瓜图二首为瞿长史赋·其二

碧丛抽穗为芣苢,青蔓悬瓜若旨苕。

一段天机精妙处,便堪持此换琼瑶。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