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
竹坞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玉。
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
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属。
慨念故国风流,杨花春梦短,黄粱初熟。
卷白千觞须劝我,洗此胸中荣辱。
醉揖南山,一声清啸,休把离骚读。
迟留归去,月明犹挂乔木。
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
竹坞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玉。
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
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属。
慨念故国风流,杨花春梦短,黄粱初熟。
卷白千觞须劝我,洗此胸中荣辱。
醉揖南山,一声清啸,休把离骚读。
迟留归去,月明犹挂乔木。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展现出园中曲折的小路穿过稀疏的树林,兰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接着,"竹坞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玉",通过描绘翠鸟轻盈地在竹林间飞翔,增添了生机与动态美,仿佛它们也在低语着春天的秘密。
"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诗人表达出想要赋诗抒怀的冲动,但又担心这样的行为会打破这份宁静,触动内心的孤独。于是他选择了"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属",借酒浇愁,让美酒成为情感的寄托。
进入下片,诗人感慨万分,回忆起往昔的繁华,"慨念故国风流,杨花春梦短,黄粱初熟",以杨花和黄粱比喻短暂的春梦和人生的幻灭。他希望借酒洗尽心中的荣辱,"卷白千觞须劝我",痛饮千杯以忘忧。
然而,即使醉意中,诗人仍不愿沉溺于消极情绪,"醉揖南山,一声清啸,休把离骚读",他选择面对自然,放声清啸,不愿再读那些充满哀愁的《离骚》。最后,"迟留归去,月明犹挂乔木",诗人决定在月光下慢慢离去,留下的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园夜晚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闲适的雅趣,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慨。
红云岛上茶,一叶开枪旗。
到今清梦飞,正焙水芽时。
世无桑苧翁,泉井空日滋。
当年游其间,停鞭尝午炊。
想像修贡珍,清风可忘饥。
故人持英荡,岂不一赋之。
应笑拾涧薪,白石煮作糜。
台高有揖客,更和别驾诗。
用物多则强,境熟气易定。
壮胆骋寡见,迷情忽群听。
茫茫可与否,沓沓贤且佞。
名利缠古今,孰不堕此径。
驱驰每冲晓,展转直至暝。
固肥尔室家,端系我朝廷。
身无百岁长,事有一日罄。
留侯李邺侯,大似醉者醒。
历久只两人,吾常喜深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