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不灭法,处处唯青山。
如来大道场,多出荆湘间。
吾闻夜山胜,欲往倦跻攀。
一接老师语,已如陟孱颜。
秋风孤猿啸,绝壑古松殷。
夜半天乐清,龙象稽首还。
为我告卓令,法乐元非艰。
欲令沉痾愈,邂逅医至闲。
古佛不灭法,处处唯青山。
如来大道场,多出荆湘间。
吾闻夜山胜,欲往倦跻攀。
一接老师语,已如陟孱颜。
秋风孤猿啸,绝壑古松殷。
夜半天乐清,龙象稽首还。
为我告卓令,法乐元非艰。
欲令沉痾愈,邂逅医至闲。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赠夹山长老兼示石门蹇大博》。诗中描绘了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与敬仰,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感悟。
首句“古佛不灭法,处处唯青山”表达了对佛法永恒不变的信仰,认为佛法如同青山一般,遍布各地,永存不衰。接着,“如来大道场,多出荆湘间”指出佛教的重要场所往往位于荆楚和湖南一带,暗示这些地方是修行和领悟佛法的圣地。
“吾闻夜山胜,欲往倦跻攀”流露出诗人对夜山美景的向往,但又因登山之劳而感到疲惫。接下来的“一接老师语,已如陟孱颜”则表明,即使只是听闻老师的教诲,也足以让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提升,仿佛登上了高处。
“秋风孤猿啸,绝壑古松殷”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景象,猿猴的哀鸣与古老的松树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而“夜半天乐清,龙象稽首还”则通过夜晚的宁静与天乐的清音,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佛法的虔诚。
最后,“为我告卓令,法乐元非艰”鼓励人们追求佛法的乐趣,并指出它并非难以达到。而“欲令沉痾愈,邂逅医至闲”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通过佛法的指引,能够治愈心灵的疾病,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佛法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厚情感和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
皇情矜幻俗,圣德悯重昏。
制书开摄受,丝纶广慧门。
时英满君囿,法侣盛天园。
俱销五道缚,共荡四生怨。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
庭深林彩艳,地寂鸟声喧。
上风吹法鼓,垂铃鸣昼轩。
新梅含未发,落桂聚还翻。
早烟藏石磴,寒潮浸水门。
一朝蒙善诱,方愿遣笼樊。
长安有径少,涂径不通舆。
道逢双总丱,扶轮问我居。
我居青门北,可忆复易寻。
大息骞金勒,中息绾黄银。
小息始得意,黄头作弄臣。
三息俱入门,雅志扬清尘。
三息俱上堂,觞肴满四陈。
三息俱入户,照耀光容新。
大妇舒绮絪,中妇拂罗巾。
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颦。
丈人且安坐,清讴出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