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两河口,前与黄河通。
高岸忽斗折,清淮汇其中。
甘罗城在南,韩信城在东。
一为秦人英,一为汉家雄。
人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
方其未遇时,鹿鹿何异同。
时命苟未会,丈夫有固穷。
舍舟登高防,岁暮百草空。
坡陀陇亩间,一二老弱翁。
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
行行重回首,目断双飞鸿。
豁达两河口,前与黄河通。
高岸忽斗折,清淮汇其中。
甘罗城在南,韩信城在东。
一为秦人英,一为汉家雄。
人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
方其未遇时,鹿鹿何异同。
时命苟未会,丈夫有固穷。
舍舟登高防,岁暮百草空。
坡陀陇亩间,一二老弱翁。
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
行行重回首,目断双飞鸿。
这首诗描绘了两河口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出诗人豁达的心境。首句“豁达两河口,前与黄河通”开篇即点出开阔的地理环境,暗示着历史的深远。接下来,“高岸忽斗折,清淮汇其中”描绘了河流的转折与交汇,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诗人接着提及了甘罗城和韩信城,以两位历史人物象征不同时期的英雄,强调了建功立业的重要性。“人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看法,认为真正的成就在于为国家做出贡献。在困境中,诗人主张“时命苟未会,丈夫有固穷”,表明即使遭遇挫折,也要坚守节操。
“舍舟登高防,岁暮百草空”描绘了冬季景象,暗示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最后,“坡陀陇亩间,一二老弱翁”呈现了农村的宁静与凋敝,以及历史遗迹的荒凉。“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而“行行重回首,目断双飞鸿”则以景结情,留下无尽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