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缥渺暗双林,一望踟踌泪满襟。
我也不曾道生死,终教难免扣门心。
云烟缥渺暗双林,一望踟踌泪满襟。
我也不曾道生死,终教难免扣门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林木幽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哀伤而深沉的氛围。诗人站在这样的景致中,不禁泪眼婆娑,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诗中的“云烟缥渺暗双林”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朦胧的景象,仿佛在暗示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哀愁与离别。
“一望踟躇泪满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这里的“踟躇”不仅指脚步的徘徊,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挣扎与矛盾。泪水满襟,既是情感的外化,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无声抗议。
接下来的“我也不曾道生死,终教难免扣门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生与死是自然规律,无法逃避,即便是最深的心灵也无法完全摆脱对生死的思考和忧虑。这句诗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生命、死亡以及存在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青松更雪霜,始见枝干老。
挺然节操士,安用致身早。
吾衰习禅观,颇觉得无恼。
每于文字间,未免尚穷讨。
遇物空吟哦,愧乏句语好。
有时肆狂言,自哂太草草。
儒生舍翰墨,无与寄幽抱。
富贵非所愿,神仙渺云岛。
宁知万卷中,养此一气浩。
子若汗血驹,振辔千里道。
我如铩翮鸿,毛羽半摧槁。
适然相值遇,岂异宛丘翿。
新诗迭唱酬,险韵类虚捣。
文章虽末技,尘语贵除扫。
勉哉扛鼎力,回此狂澜倒。
此外复何为,穷通付旻昊。
人间妙伎古亦有,画虎从来易成狗。
何人为作老于菟,鼎死百年无此手。
想当运笔亦有神,睥睨知谁看回肘。
便恐阴崖风雨来,何止草中狐兔走。
易生惊猿羞挂枝,周昉稚犬空复肥。
画中生意似可喜,此虎一出无馀姿。
迩来丧乱书阨苦,唯有君家此画古。
妖狐一丘渠自安,狡兔三窟无人取。
建章宫殿空咸阳,猛士知谁守疆土。
藜藿不采虎在山,安得有臣如此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