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黍稷纪惟馨,布谷催农尽日听。
寂寞一区香火地,千秋血食飨岩扃。
年年黍稷纪惟馨,布谷催农尽日听。
寂寞一区香火地,千秋血食飨岩扃。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生活与祭祀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首句“年年黍稷纪惟馨”,以“黍稷”象征农作物,通过“年年”和“惟馨”的搭配,展现了农业社会中对丰收的期盼与珍惜,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情感。“馨”字则赋予了这种期待以香气,使画面更加生动。
次句“布谷催农尽日听”,运用了布谷鸟的叫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农事的紧迫。布谷鸟的鸣叫在古代被视为催促农民开始劳作的声音,这里通过“尽日听”强调了农民对自然节令的敏感与顺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后两句“寂寞一区香火地,千秋血食飨岩扃”,转而描述了一处供奉祖先或神灵的静谧之地。这里的“香火地”指的是祭坛或庙宇,通过“寂寞”二字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千秋血食飨岩扃”则表达了对先祖或神灵的永久敬仰与供奉,意味着这种祭祀活动将世代相传,永不中断。其中,“血食”一词原指祭祀时的祭品,这里泛指供奉,体现了对祖先或神灵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还融入了对自然、祖先及神灵的敬畏之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