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依两崖,疑是秦人家。
不见山中人,风落青松花。
扫石调素弦,寻泉饭胡麻。
愿因玉麒麟,缄书投紫霞。
结屋依两崖,疑是秦人家。
不见山中人,风落青松花。
扫石调素弦,寻泉饭胡麻。
愿因玉麒麟,缄书投紫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在深山中的独特体验与心境。诗中以“结屋依两崖,疑是秦人家”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世外的氛围,仿佛友人居住的地方与世隔绝,有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接着,“不见山中人,风落青松花”,进一步渲染了山中静谧、清幽的环境,同时暗示友人可能不在家,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失落感。
“扫石调素弦,寻泉饭胡麻”两句,展现了访客在友人不在时,独自享受山中自然之美的场景。扫石、弹琴、寻泉、食胡麻,这些动作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透露出访客内心的闲适与淡泊。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访客在等待友人归来时的悠然自得之情。
最后,“愿因玉麒麟,缄书投紫霞”,表达了访客虽未见友人,但仍然希望留下书信,寄托心意于天际,寓意深远。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访客的深情厚谊,也暗含着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访友不遇却依然能享受山中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及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墨头万虫地上行,大钧钜冶之化生。
反复生没如车轸,直与岁月为将迎。
至人独解诸物撄,鍊神含嚼太和精。
不取造化相经营,三天八景遂飞升。
何郎少年毛骨清,天机纯粹气坦平。
子有青简当刊名,应知鍊修未易成。
一世危脆无坚凝,外慕掩袭真气零。
朝花薄莫不能荣,琳官金书有丹经。
胡不还魂游黄庭,何为临冢惋枯形,使予丹元童子惊。
北馔厌羊酪,南庖丰笋菜。
自北初落南,几为儿所卖。
习知价廉平,百态事烹宰。
盐晞枯腊瘦,蜜渍真味坏。
就根煨茁美,岂念炮烙债。
咀吞千亩馀,胸次不虿芥。
二妙各能诗,才名动江介。
诗论多佳句,脍炙甘我嘬。
因君思养竹,万籁听秋噫。
从此缮藩篱,下令禁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