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丑纪灾诗》
《乙丑纪灾诗》全文
清 / 李必恒   形式: 古风

何年湮息壤,千里发胎簪。

洪泽陂难障,淮南害独深。

尾闾原地势,降割岂天心。

十万生人命,经旬突不黔。

报道归仁决,须臾涌浪高。

羊头何滚滚,釜底自滔滔。

草木先秋萎,鱼龙竟日号。

不堪容膝地,霪雨又萧骚。

即以城为岸,惊涛直撼城。

长湖无鸟过,六月已凉生。

野哭何人急,讹言半夜惊。

全家风浪里,秉烛坐深更。

泛宅知无计,危楼且共存。

半间连榻灶,八口杂鸡豚。

呕泄情怀恶,燔烧泪眼昏。

皇天吾不怨,幸免作鱼鼋。

藻荇牵高树,荒村八九墟。

人情争纲罟,劫运到诗书。

大厦何当庇,他乡好卜居。

可怜空际雁,无处觅泪洳。

眼见污邪尽,高原卷亦空。

疗饥思圣米,御湿觅山芎。

不没城三版,难租地一弓。

奇灾经几见,骇绝白头翁。

司空奉帝命,曷以拯灾黎。

上策惟通漕,奇勋在护堤。

归墟迷海口,沙路塞云梯。

财赋维扬地,何堪竟作溪。

五行多错迕,谁与问京房?

谷洛将无斗,淮黄久失常。

禹功真不再,天变故难详。

激荡悲风起,哀音彻大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一场灾难的深切感受和对受灾民众的同情。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灾难带来的破坏与痛苦。从洪水泛滥、土地被淹没,到人们生活陷入困境,乃至精神上的恐惧与绝望,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这场灾难的各个方面。

诗的开头描述了灾难的起源与规模,“何年湮息壤,千里发胎簪”,暗示灾难的突然与广泛影响。接着,诗人描绘了洪水肆虐的情景,“洪泽陂难障,淮南害独深”,强调了洪水的不可阻挡和对淮南地区的严重破坏。

随后,诗人转向对受灾民众生活的描写,如“草木先秋萎,鱼龙竟日号”、“全家风浪里,秉烛坐深更”,这些描绘充满了悲凉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灾难中的无助与痛苦。

诗中还提到了应对灾难的措施,“报道归仁决,须臾涌浪高”,以及对重建家园的渴望,“即以城为岸,惊涛直撼城”。然而,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这些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灾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司空奉帝命,曷以拯灾黎”,以及对社会秩序和自然规律的质疑,“五行多错迕,谁与问京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灾难的残酷现实,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必恒
朝代:清

清江苏高邮人,字北岳,一字百药。廪生。多病耳聋。宋荦为苏抚,见其诗,招入幕府,列为江左十五子之一,方欲以姓名荐达,已短命而死。有《三十六湖草堂集》。
猜你喜欢

何氏寒碧堂

城东十亩春萧瑟,脩竹漫山蔼如栉。

飕飕细浪鸣石齿,黯黯苍云翳朝日。

虚堂正在无有处,不惜千竿开翠密。

鸣鸠野鹊亦解喜,颉颃穿林语啾唧。

但得凉阴过酒樽,莫辞晚色侵书帙。

蓬莱仙人为书榜,笔端矫矫龙蛇逸。

壮观南来无与伦,千载风流君不失。

(0)

试院夜雨思秦叔仲至呈信道

秋声秋色总无聊,千里相思鬓欲凋。

独绕曲廊花院闭,夜深灯火雨萧萧。

(0)

依韵和毅夫即事五首·其四

十年京洛从宸游,得郡终难绕指柔。

庐舍昔希三肯顾,亭台今负四宜休。

何人正在芙蓉岛,有客空吟杜若洲。

为问西街孔君子,设监那得似诸侯。

(0)

江花四首·其三

水近花逾碧,花临水更红。

鸥飞锦城外,人立画屏中。

(0)

北轩

浮萍满载江湖兴,翠柏长闻金石音。

丈室寥寥尘外事,相看真不异山林。

(0)

和君时

形容枯槁心若灰,参军新读法华来。

维摩莫道无言说,不二门庭总自开。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