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断家无信,兄亡弟不知。
怪来频入梦,添得苦相思。
眼暗观云处,心伤见月时。
孤灯坐深夜,无语泪交颐。
雁断家无信,兄亡弟不知。
怪来频入梦,添得苦相思。
眼暗观云处,心伤见月时。
孤灯坐深夜,无语泪交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林所作的《哭先兄三首》的第一首,以深沉哀婉的情感描绘了对已故兄长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一系列细腻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痛苦。
首句“雁断家无信”,以雁南飞象征着季节更替,同时也隐喻着与兄长的音讯中断,家中再无他的消息传来,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离世后无法得知其境况的无奈与悲痛。
“兄亡弟不知”一句,直接点明了兄长去世的事实,而自己作为弟弟却在最初并不知情,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诗人感到震惊与悲痛。
“怪来频入梦,添得苦相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兄长的思念之情。梦境中的重逢虽然短暂,却带来了更深的痛苦与相思,仿佛每一次梦醒都是一次心灵的煎熬。
“眼暗观云处,心伤见月时”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内心的哀伤。在昏暗的环境中看云,云的变幻仿佛映射出诗人复杂的心情;见到月亮,月光下的寂静与清冷更增添了内心的伤感与孤独。
最后,“孤灯坐深夜,无语泪交颐”将情感推向高潮。深夜里,孤灯下,诗人独自坐着,默默无言,泪水与愁绪交织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兄长离世后的孤独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兄长的怀念与哀悼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天台未许白云封,刘阮重来路几重。
楼阁依然遗旧迹,胡麻何处访仙踪。
恨无朱草修灵药,欲觅丹砂驻昔容。
一梦蘧然成往事,空将兰絮系心胸。
庭前有丹桂,绿叶发华光。
一任春风吹,不共桃李狂。
桃李先秋雕,丹桂乃含芳。
草木有本性,亦期耐久长。
忆昔游梁溪,时登君子堂。
见君心欢悦,别君心徬徨。
同心而离居,落月梦屋梁。
古人车笠盟,斯道今已亡。
愿言持赠君,永矢毋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