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圆石上再生身,啸月吟风性益真。
解脱莲花祛梦幻,忽惊野马逐埃尘。
双峰莫遂幽栖志,一钵谁为嫡嗣人。
便恐丛林无正脉,为君一哭涕横陈。
试圆石上再生身,啸月吟风性益真。
解脱莲花祛梦幻,忽惊野马逐埃尘。
双峰莫遂幽栖志,一钵谁为嫡嗣人。
便恐丛林无正脉,为君一哭涕横陈。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克己对双峰兴上人的追悼之作,通过对双峰兴上人生前的描述与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高僧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精神的深切感悟。
首联“试圆石上再生身,啸月吟风性益真”描绘了双峰兴上人在自然中修行的情景,通过“啸月吟风”,展现出其性情的真挚与纯净,仿佛在月光与清风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生命体验。
颔联“解脱莲花祛梦幻,忽惊野马逐埃尘”则进一步揭示了双峰兴上人追求解脱、远离世俗的坚定意志。他如同莲花般超脱于尘世的梦幻与烦恼,却在某一刻被世俗的尘埃所惊扰,暗示了他虽已超脱但仍关心世间众生的慈悲心。
颈联“双峰莫遂幽栖志,一钵谁为嫡嗣人”表达了对双峰兴上人未能实现其隐居修行理想和未找到真正传承者的遗憾。双峰山是他修行的圣地,而“一钵”象征着佛法的传承,这里表达了对双峰兴上人佛法传承的担忧。
尾联“便恐丛林无正脉,为君一哭涕横陈”则是诗人对双峰兴上人逝世的哀痛之情。他担心佛法的正统传承可能会因此中断,表达了对双峰兴上人离去的深切哀悼和对佛法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双峰兴上人个人生平的追忆,也是对佛法精神和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高僧人格的崇敬以及对佛法未来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