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诔双峰兴上人》
《诔双峰兴上人》全文
金 / 段克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试圆石上再生身,啸月吟风性益真。

解脱莲花祛梦幻,忽惊野马逐埃尘。

双峰莫遂幽栖志,一钵谁为嫡嗣人。

便恐丛林无正脉,为君一哭涕横陈。

(0)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克己对双峰兴上人的追悼之作,通过对双峰兴上人生前的描述与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高僧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精神的深切感悟。

首联“试圆石上再生身,啸月吟风性益真”描绘了双峰兴上人在自然中修行的情景,通过“啸月吟风”,展现出其性情的真挚与纯净,仿佛在月光与清风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生命体验。

颔联“解脱莲花祛梦幻,忽惊野马逐埃尘”则进一步揭示了双峰兴上人追求解脱、远离世俗的坚定意志。他如同莲花般超脱于尘世的梦幻与烦恼,却在某一刻被世俗的尘埃所惊扰,暗示了他虽已超脱但仍关心世间众生的慈悲心。

颈联“双峰莫遂幽栖志,一钵谁为嫡嗣人”表达了对双峰兴上人未能实现其隐居修行理想和未找到真正传承者的遗憾。双峰山是他修行的圣地,而“一钵”象征着佛法的传承,这里表达了对双峰兴上人佛法传承的担忧。

尾联“便恐丛林无正脉,为君一哭涕横陈”则是诗人对双峰兴上人逝世的哀痛之情。他担心佛法的正统传承可能会因此中断,表达了对双峰兴上人离去的深切哀悼和对佛法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双峰兴上人个人生平的追忆,也是对佛法精神和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高僧人格的崇敬以及对佛法未来的关切。

作者介绍
段克己

段克己
朝代:金   字:复之   号:遁庵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生辰:1196~1254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寄袁特丘总宪

香台鸟语隔高岑,二月桃花风满林。

古寺疏钟居士法,夕阳流水老臣心。

异乡久住通蛮语,饮酒移时爱楚吟。

惆怅五更清漏永,谏书犹自梦中深。

(0)

戊子谷日

今春逢谷日,欢喜拜皇天。

壶酒贺新岁,豚蹄祝有年。

匹夫劳作止,八口赖安全。

试望平田外,濛濛细雨烟。

(0)

赋得清风松下来

怀想孟公趣,清风松下来。

开襟危坐石,高兴畅衔杯。

野韵闻流水,馀花落古台。

斯人不可见,聊向大夫哀。

(0)

咏月

盛处应持满,微时望欲圆。

镜光藏晦夕,桂影照晴天。

继日能明夜,分时用纪年。

繁星犹避迹,爝火岂堪然。

(0)

秋夜

未得平情学,年来积感深。

静中知肺病,夜半喜秋霖。

竹响摇清梦,兰香披素襟。

明朝拉朋好,高蹑北山岑。

(0)

秋月

高楼吹角杂笙歌,团扇初悬换绮罗。

何处夜来寒似水,赤栏桥上冶游多。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