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月》
《秋月》全文
明 / 黎延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高楼吹角杂笙歌,团扇初悬换绮罗。

何处夜来寒似水,赤栏桥上冶游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繁华与凉意。首句“高楼吹角杂笙歌”,以“高楼”、“吹角”、“笙歌”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热闹欢腾的场景,仿佛在庆祝某个节日或宴会。接着,“团扇初悬换绮罗”,暗示季节更替,从炎热过渡到凉爽,人们开始使用轻薄的团扇,更换华丽的衣物,适应秋风的清爽。

“何处夜来寒似水”,这一句巧妙地将“寒”与“水”联系起来,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也营造了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这里的“寒”不仅仅是温度上的寒冷,更可能象征着情感上的清冷、内心的孤寂,或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赤栏桥上冶游多”,则将视角转向了室外,赤栏桥上人声鼎沸,似乎有许多人在游玩、聚会。这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呼应,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通过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中,展现了秋夜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而又略带凉意的秋夜景象,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生活状态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黎延祖
朝代:明

黎延祖(约一六二七—?),字方回。番禺人。遂球长子。明思宗崇祯贡生,以父荫锦衣卫指挥佥事。明亡,隐居不仕。有《瓜圃小草》。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怀归

全家索米又边头,冷落南湖一镜秋。

了却眼前儿女债,买蓑烟际伴闲鸥。

(0)

次邬文伯城南夜归韵

孤屿清江落木天,十分诗思满归船。

岩犀稛载香浮鼻,一味书窗恼夜眠。

(0)

东林云上人见过

瘦藤十载别康庐,五老山中安稳无。

霜后诗禅来访我,为言面目带清臞。

(0)

故仁寿簿张府君挽诗览府君事状见其居靖康国难时读李晟传慷慨不觉泪下衋然有感于中作诗哀之

羊肸与鬷蔑,雅好非宿敦。

携手遽升堂,一语不待烦。

物理适相感,岂用疏戚论。

夫君今则亡,遗言空复存。

乃能使余悲,览之涕澜翻。

曩在岁丙午,烽烟塞天阍。

四溟波荡沃,公方卧山樊。

忽抚西平传,愤闷神飞鶱。

尚想绣帽翁,凛凛躬櫜鞬。

指顾还两都,笋簴安陵园。

唐家有遗黎,不识金鼓喧。

掩卷泪如迸,汗简犹班痕。

平时闾阎中,聊乘下泽辕。

岂知中激烈,感慨在元元。

斯言当余意,为恸声复吞。

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

故老不可得,华屋今丘墦。

九原傥作兴,余欲重与论。

(0)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其五

海门湖上东畔开,海东飞仙呼不来。

乘桴便欲径浮去,无人从我复空回。

(0)

挽刘中远侍郎·其二

精神曾感会,帝念老臣馀。

内阁升严直,褒章赐命书。

同时那得有,回首却成虚。

露电从渠过,吾游自物初。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