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兴十六首·其四》
《古兴十六首·其四》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修道须阴功,留侯亦何为。

区区欲报怨,方为帝王师。

辟谷学赤松,强为女子饴。

黄石更殉葬,空令后人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古兴十六首》中的第四首。沈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见解。

首句“修道须阴功,留侯亦何为”,沈辽借用了汉初名臣张良(字子房,号留侯)的故事,提出修道之人应当行善积德的观点。留侯在历史上以智谋著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但沈辽在此处似乎对其行为有所质疑,引出下文对留侯是否真正践行了道德原则的探讨。

接着,“区区欲报怨,方为帝王师”一句,沈辽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于报怨与成为帝王之师的看法。他认为,仅仅为了报复而行动,即使能成为帝王的老师,也难以称得上真正的道德楷模。这里暗含了对历史上一些权谋家的批评,强调了道德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辟谷学赤松,强为女子饴”这一句,沈辽提到了古代仙人赤松子的故事,以及某些古代人物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同时,通过“强为女子饴”的描述,可能暗指某些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牺牲他人。这反映了沈辽对于道德底线的坚持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黄石更殉葬,空令后人疑”一句,沈辽提到了黄石公与张良的故事。黄石公将兵书《素书》传授给张良,并要求他将其藏于黄石中,作为对后人的警示。沈辽在这里或许是在暗示,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虽然在当时可能被理解或接受,但在后世却可能引发疑问和争议,留下不解之谜。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也是对后世评价历史的提醒。

综上所述,沈辽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表达了对于道德、权力、人性以及历史评价的深刻见解。他不仅探讨了个人行为与道德原则的关系,还触及了历史传承与后世理解之间的复杂性,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自河头入山·其六

野棠花谢水无声,旧殿荒凉禾黍生。

故老尚能遮道语,鹃啼无夜不三更。

(0)

将之循州留别张超然·其一

怀抱殊郁郁,因君亦已开。

别离三岁许,梦寐百回来。

谈笑此春日,登临古粤台。

千金何足道,莫逊陆生才。

(0)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

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

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0)

村居·其一

出门非我意,岁月感蹉跎。

九十余将半,八旬母渐过。

家贫难养志,心苦托行歌。

静想谋生计,终宵起亦多。

(0)

罗浮杂咏·其九

邈矣逃闇叟,高风不可亲。

白云缄石室,留取付閒人。

(0)

重登飞云巅

青峰无恙鹤归来,东望蓬山每一杯。

仙籁云深闻凤啸,惟看明月共登台。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