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十丈尘飞,人閒何许埋愁地。
颓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梦寐。
我已相忘,蕉阴覆鹿,槐根封蚁。
叹无情世故,仓皇逐热,问谁识,于中味。
漫说朝来拄笏,最宜人、西山晴翠。
何如一枕,忘机息影,黑甜乡里。
万事悠悠,百年鼎鼎,付之酣睡。
待黄鹂三请,窥园乘兴,倩花扶起。
举头十丈尘飞,人閒何许埋愁地。
颓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梦寐。
我已相忘,蕉阴覆鹿,槐根封蚁。
叹无情世故,仓皇逐热,问谁识,于中味。
漫说朝来拄笏,最宜人、西山晴翠。
何如一枕,忘机息影,黑甜乡里。
万事悠悠,百年鼎鼎,付之酣睡。
待黄鹂三请,窥园乘兴,倩花扶起。
这首《水龙吟》是清代词人王鹏运的作品,以“嗜睡”为主题,展现了词人对生活闲适、自然恬淡的向往与追求。
词的开篇“举头十丈尘飞”,描绘出一片尘嚣纷扰的景象,紧接着“人闲何许埋愁地”,表达了在繁忙尘世中寻找心灵宁静之所的愿望。接下来的“颓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梦寐”,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词人似乎在笑对人生,让心中的烦恼如同玉山般自行倒塌,让春天般的希望在梦境中萌芽。
“我已相忘,蕉阴覆鹿,槐根封蚁”,进一步描绘了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世界之中。词人在这里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谐相处,体验着一种超脱的自由与宁静。
“叹无情世故,仓皇逐热,问谁识,于中味”,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无常变化、追逐名利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生活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滋味呢?这句蕴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漫说朝来拄笏,最宜人、西山晴翠”,转而描述了一幅清晨时分,站在西山之巅,欣赏晴朗翠绿景色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这里的“拄笏”是一种隐喻,象征着暂时放下世俗的束缚,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何如一枕,忘机息影,黑甜乡里”,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于心灵宁静、摆脱世俗杂念的追求。他希望能在梦中找到一片净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休息与解脱。
最后,“万事悠悠,百年鼎鼎,付之酣睡”,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百态的淡然态度,认为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平静,而自己愿意在梦中寻求永恒的安宁。词人以黄鹂的啼鸣作为结语,邀请友人一同前往花园,乘兴赏花,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充满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