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残桃叶,送风流,几辈过江人物。
瑟瑟清溪,流不尽,荒却半城山色。
剪韭循畦,牵萝补屋,许占閒鸥席。
故人无恙,坠欢何意重拾。
谁念辛苦营巢,朱门换了,旧垒都陈迹。
差喜归来三径在,手植疏桐如幂。
滴露研朱,移阴布榻,一枕羲皇易。
瓶笙轻度,挑灯聊话今夕。
歌残桃叶,送风流,几辈过江人物。
瑟瑟清溪,流不尽,荒却半城山色。
剪韭循畦,牵萝补屋,许占閒鸥席。
故人无恙,坠欢何意重拾。
谁念辛苦营巢,朱门换了,旧垒都陈迹。
差喜归来三径在,手植疏桐如幂。
滴露研朱,移阴布榻,一枕羲皇易。
瓶笙轻度,挑灯聊话今夕。
这首词以"桃叶歌"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流画卷,追忆了往昔过江名士的风采。"瑟瑟清溪"展现出流水潺潺,而"荒却半城山色"则寓言了人事变迁,繁华不再。接下来的"剪韭循畦,牵萝补屋"描绘了主人的田园生活,与鸥鸟为伴,闲适自在。
词人感叹,曾经辛勤劳作的人如今已不在,豪门朱门换了一批又一批,昔日的功业已成陈迹。然而,主人归来后,三径依旧,亲手种植的疏桐茂盛如幂,体现了他对旧日生活的坚守和对自然的亲近。"滴露研朱,移阴布榻"描绘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夜晚研磨朱砂,移树荫于榻上,仿佛回到了远古的宁静。
最后,"瓶笙轻度,挑灯聊话今夕"写的是主人在桐影下,吹奏着简朴的笙乐,与友人挑灯夜谈,享受着平淡而温馨的时光。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展现了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麝沈金鸭。正瑶宫漏静,嫩寒初怯。
唤侍儿、密焙熏笼,已弱不胜扶,冻眸微合。
懒甚腰支,看踠地、绣衣斜搭。
笑珑松鬓亸,睡态未苏,似醉春榼。生香更添艾纳。
任罗衾半角,红浪堆压。
剩几缕、心字成灰,把寂寞珍珠,悄封檀匣。
拨罢钗虫,飏宝篆、指痕新掐。
但盈盈、夜窗送曙,泪凝绛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