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雪·其二》
《赋雪·其二》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深巷高眠路不通,谁知车骑谒王宫。

威凌布被秋宵雨,色比麻衣曹国风。

乱击雁陂思李将,闲披鹤氅忆王公。

凄凉惟有诗人苦,忍冻孤吟四壁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巷中高枕而眠,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宁静生活。首句“深巷高眠路不通”直接点明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远离尘嚣,独自享受内心的宁静。

接着,“谁知车骑谒王宫”,通过反问句式,强调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不为外界所知,也不寻求外界的认同。这种孤独与超然的态度,是许多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威凌布被秋宵雨,色比麻衣曹国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隐士在秋夜雨中的简朴生活,布被、秋雨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另一方面,以“色比麻衣曹国风”来比喻隐士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暗示他如同古代贤士一般,虽身处简陋,但内心充满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乱击雁陂思李将,闲披鹤氅忆王公”则进一步深化了隐士的精神世界。这里通过联想和回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雁陂、李将、鹤氅、王公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

最后,“凄凉惟有诗人苦,忍冻孤吟四壁空”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和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尽管生活艰苦,但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精神追求,这种精神的坚守,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古代文人在追求精神自由和理想人格过程中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题刘中云海蓬莱轩

谁信刘郎是谪仙,行轩不减洞中天。

蛟龙嘘气成楼阁,岛屿余波见市廛。

鹤到诗坛通远信,人凭棋局惜流年。

卜居自爱三山好,赢得烟波满目前。

(0)

题凌景南春露轩·其一

忆昔园林春露时,高堂慈母看孤儿。

金茎愿得承仙掌,玉屑和来献寿卮。

润入锦棚生竹笋,湿沾斑袖滴花枝。

于今怵惕兴悲感,恍若音容一见之。

(0)

送月潭上人省母

日日慈乌啼树林,空山念母思难任。

了经夜月三花影,洒泪春晖寸草心。

远道归来尘满屦,高堂老去雪盈簪。

衲衣便作斑衣舞,自觉天伦乐意深。

(0)

出蓼子峪

群山入巩洛,渴骥奔黄河。

行人山之下,窄径缘坡陀。

单车不方轨,峭壁临盘涡。

上有虎豹嘷,下有饥蛟鼍。

垂堂夙所戒,叱驭今重过。

微忠效驰驱,神物烦撝呵。

(0)

送董理问复职二首·其二

通印子鱼珍味别,石首蛎房同馔列。

南州海错不论钱,公乎归来云日边。

闽囝家家唤郎罢,双引旌旗马前迓。

荔子丹红榕树阴,熏风洒洒冰雪襟。

藩阃清平民讼少,鹦鹉呼名清梦晓。

碧筒频劝阿蛮歌,问公此乐当如何。

(0)

送渊上人璧潭归弋阳

悟得真如不用参,法?华雨落毵毵。

须知有相原无相,莫问前三更后三。

杖锡多缘随觉路,袈裟宁欲换朝衫。

山中猿鹤归相迓,圆壁天开月在潭。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