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小洞和答》
《题小洞和答》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休言明镜此非台,还借禅家一味来。

门外红尘飞扑面,槛前流水净无埃。

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

每把打乖歌邵子,碧梧疏柳自高齐。

(0)
鉴赏

这首诗以“题小洞和答”为题,作者为明代诗人区元晋。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脱俗的画面,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联“休言明镜此非台,还借禅家一味来”,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明镜”比喻内心的清净,暗示通过禅修达到心灵的净化,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精神境界相融合,引人深思。

颔联“门外红尘飞扑面,槛前流水净无埃”,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门外的红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而槛前的流水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纯净,形成强烈的反差,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向往。

颈联“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禦寇凌空而去,象征着世间的纷争与烦恼,而谁又能在这繁忙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如同湓江之水映照出的倒影一般,回归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尾联“每把打乖歌邵子,碧梧疏柳自高齐”,引用邵子(邵雍)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独立与高洁。碧梧疏柳自高齐,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高洁与独立始终不变。这不仅是对邵子精神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定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与自我反思的过程。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乌夜啼二首·其一

饥鸟哑哑不肯栖,雄飞呼雌鸣声悲。

娼楼年少醉歌舞,幽闺思妇寂无语。

将军百战未成功,坐数更筹听金鼓。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三

顷职古器事,三代考纤悉。

闳异必夏商,形模且朴质。

其间盛款识,鼓文俨周室。

固知文武隆,牧敦当第一。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五十七

平生不能棋,遇棋亦辄喜。

从来号万户,知生不救死。

多见国手说,得先乃妙理。

更有末后著,此著知者几。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七

初意得闲适,处处期登临。

岂谓病见拘,未能摅灵衿。

小滞广莫愿,恐辜云水心。

强半人事尔,无令成侵寻。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三十二

闽浙风土异,九日未见菊。

丰枝閟秀色,细蓓凄已绿。

当樽折野蕊,气味亦枨触。

讵知三径中,采采不一足。

(0)

题小石接待庵

老大思閒适,山林喜晦藏。

一廛虽异县,三径得崇冈。

地僻烟云润,年丰黍稷香。

心期得多矣,襟袖更新凉。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