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悽怆忽斯今。

(0)
注释
歌词南北:指各地的方言。
混乡音:混合各种地方口音。
仙台:地名,日本东北地区的一个城市。
万烛吟: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
俗侈:世俗的奢华。
观优:观看的表演或娱乐节目。
无不笑:没有不笑的。
令严:命令严格。
罚饮:受罚饮酒。
阑晓:黎明时分。
阙:宫殿。
落梅曲:落梅的音乐(可能指早春的梅花凋零之景)。
春郊:春天的郊野。
四十年前:过去的四十年。
政如许:政治状况如此。
白头:指年老。
忽斯今:忽然想起现在。
翻译
各地口音交织在一起,仍记得仙台盛大的灯火吟唱。
在世俗的奢华和表演中,人们无不动容欢笑,但命令严格,处罚必须深刻。
夜色未尽,早春的梅花曲调在宫廷回荡,郊外的花草也似乎感受到了春天的心跳。
四十年前的政治情景如此,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感慨万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欢乐气氛,歌声南北杂糅,共赏仙台万烛之景。诗人通过“犹忆”二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宴会上众人观优(观看乐舞等表演),无不笑颜,显示出一种欢愉和谐的氛围。而“令严罚饮必须深”则透露出宴席上的酒令与游戏,人们或许在此过程中加深了情感。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自然景物,“未阑晓阙落梅曲”,描绘出清晨宫阙之下,梅花飘落的画面。接着“已动春郊芳草心”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芳草萌动的一种期待与感慨。

最后两句“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悽怆忽斯今”,诗人回望四十年前的政治环境,感叹时光易逝,自己也从年轻变得白发满头,不禁感到悲哀和无奈。这里的“政如许”可能暗指某种理想状态,而现在只能是怀念与感慨。

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当前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界万物更新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双源洞

泛泛双流水,仙源此路真。

斗牛逢汉使,鸡犬识秦人。

石照潭中月,花明谷口春。

下都吾自得,何用怅迷津。

(0)

再宿城西楼

楼居二十载,气与星辰接。

卑薄于一切,俯仰得静业。

今来沮漳澨,遗搆因□嶪。

设险信改观,渠堑而传堞。

挥戈感天地,刺石厉恇怯。

枕戟在炎夏,寒序遂经涉。

橹盾久托栖,霜露或沾浃。

寇烽夕千里,想作云梦猎。

莽莽虎豺忧,振之若秋叶。

明发慰自兹,一月而三捷。

(0)

箫谱.拟霓裳羽衣曲·其三

长桥玉偃桂之殿,清飘飘秋云夜捲。

如此粲者何,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0)

延真观

仙子楼台翠霭间,何年骑鹤上云端。

只今惟有松梢鹤,凉露秋声冷石坛。

(0)

夏杪同诸子泛舟泊渔于布席梅园既登落霞峰试开元泉夜过宝莲寺分赋

联翩彩鹢照澄湖,试屐津涯即画图。

茗接泉源师陆羽,梅非花候动林逋。

游陪放客山增径,行逐疏钟路转迂。

恨不尽移河畔草,为持半偈藉承趺。

(0)

送王虞石侍御还朝·其四

惊传候吏促晨装,信宿欣瞻衮绣裳。

霜霰尽消青草瘴,干旄犹问白云乡。

蓬门始扫高轩过,翠壁新劖丽藻香。

岭树溪花经指点,他时俱是召公棠。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