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翩彩鹢照澄湖,试屐津涯即画图。
茗接泉源师陆羽,梅非花候动林逋。
游陪放客山增径,行逐疏钟路转迂。
恨不尽移河畔草,为持半偈藉承趺。
联翩彩鹢照澄湖,试屐津涯即画图。
茗接泉源师陆羽,梅非花候动林逋。
游陪放客山增径,行逐疏钟路转迂。
恨不尽移河畔草,为持半偈藉承趺。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末尾与朋友们乘船游览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句“联翩彩鹢照澄湖”,以彩鹢(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在清澈的湖面上划过,营造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欣赏。
接着,“试屐津涯即画图”一句,将行走的路径比作画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沿途风景的赞叹,仿佛每一步都踏出了美丽的画卷。接下来的“茗接泉源师陆羽,梅非花候动林逋”两句,分别引用了陆羽品茶和林逋赏梅的故事,借以表达对茶道和梅花的喜爱,同时也暗含了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游陪放客山增径,行逐疏钟路转迂”则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游玩,山间小径因游人的足迹而更加蜿蜒曲折,钟声稀疏,更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最后,“恨不尽移河畔草,为持半偈藉承趺”表达了诗人虽有遗憾未能完全领略美景,但仍然希望以半偈(佛教中简短的教义)来寄托对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生活美学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
孺穀本清真,潇洒意遗俗。
翩翩谢纨绮,咥咥亲醽醁。
室中治书郎,美者颜如玉。
素手行深杯,朱唇度丽曲。
春寒同衾裯,夜半唤炬烛。
一朝人事非,七尺如湿束。
宁辞案牍烦,幸免缧绁辱。
忆昔过从时,光景何由赎。
岂不思同忧,事势多踯躅。
纵有酒如泉,悒悒何能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