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扬朱起大川,南都灵气未为偏。
中原拨乱三千甲,反距兴王二百年。
白水午风高欲雨,赭阳春草绿生烟。
赤符亦似皆神物,岂有沱河不必船。
九叶扬朱起大川,南都灵气未为偏。
中原拨乱三千甲,反距兴王二百年。
白水午风高欲雨,赭阳春草绿生烟。
赤符亦似皆神物,岂有沱河不必船。
这首诗描绘了南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底蕴,充满了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抒发。
首联“九叶扬朱起大川,南都灵气未为偏”开篇即以磅礴之气描绘出南都的壮丽景象,九叶扬朱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力量,大川则代表了南都的广阔与深邃,灵气未为偏则暗示了南都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并非偏颇之说。
颔联“中原拨乱三千甲,反距兴王二百年”转而描述南都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中原地区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动荡,但南都却以其独特的优势,支撑起了长达两百年的兴盛,三千甲则形象地展现了南都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之广。
颈联“白水午风高欲雨,赭阳春草绿生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白水在午风的吹拂下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赭阳下的春草在轻烟中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都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尾联“赤符亦似皆神物,岂有沱河不必船”则以赤符(古代帝王的符信)为喻,表达了对南都的崇敬之情。赤符被视为神物,象征着权威与力量,诗人借此表达对南都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同时,沱河不必船的表述,既是对南都地理位置优越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南都独特魅力的赞美,无需借助外力,自成一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都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与敬意,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洞庭违鄂渚,袅袅秋风时。
何人不客游,独与帝子期。
黄鹄铩飞翅,青云叹沈姿。
身终一骑曹,高盖者为谁。
从驾至梁汉,金根复京师。
皇恩溢九垠,不记屠沽儿。
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赫赫承明庭,群公默无词。
草木正摇落,哭兄鄱水湄。
共居云阳里,轗轲多别离。
人生倏忽间,旅衬飘若遗。
稚子新学拜,枯杨生一枝。
人生倏忽间,精爽无不之。
旧国数千里,家人由未知。
人生倏忽间,安用才士为。
游目随山胜,回桡爱浦长。
往来幽不浅,昏旦兴难忘。
木末看归翼,莲西失夕阳。
人声指闾井,野趣惜林塘。
稍近垂杨路,菱舟拥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