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行者深厚的情谊和对遥远异域的无限向往。
开篇“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两句,诗人以浩瀚如海的积水比喻远行者的旅途,无边无际,难以尽达。这里的“沧海”指的是广阔的大海,也暗示着日本国的方向。接下来的“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则表达了对距离的感慨,即使是遥远的九州(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泛指中原地区),在心目中也像是轻盈地跨越于虚空之上。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这两句描绘了远行者依靠太阳来辨别方向,只需顺着风势扬帆前进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这里通过巨大的海兽(鳌)和鱼群在水中的活跃形象,勾勒出海洋生机勃勃的一面。同时也暗示着远行者即将踏上的辽阔海域。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朋友所在之地的关切。“扶桑”是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一种称呼,这里通过“乡树”与“扶桑”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孤独守望岛屿的情感投射。
最后,“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则表达了对即将分离的忧虑和希望能够保持信息联络的心愿。这里的“异域”强调了日本与中国之间的距离和文化差异,而“音信若为通”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不渝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远行者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