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三》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三》全文
清 / 王闿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马色渡河秋,萧萧向德州。

江淮今罢运,冯李昔潜谋。

久重平原守,闲看鬲水流。

羁愁不成梦,那更听齐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闿运在秋季从京城赴济南途中所见所感。首句"马色渡河秋"以马匹的颜色映衬出秋日的凄凉,画面生动。接着"萧萧向德州"通过马蹄声和环境的萧瑟,传达出行程的孤寂与落寞。

"江淮今罢运"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可能是指漕运的衰落,暗含着社会经济的凋敝。"冯李昔潜谋"则借古人事迹,表达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想,以及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感慨。

"久重平原守"表明诗人长久以来担任地方官职,对平原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闲看鬲水流"则流露出诗人闲适中带着一丝无奈,看着河水静静流淌,寓言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羁愁不成梦,那更听齐讴"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无法入眠,连家乡的歌谣都难以引起共鸣,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王闿运

王闿运
朝代:清   字:壬秋   号:湘绮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生辰:kǎi)运(1833—1916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猜你喜欢

寒夜不寐有感而作

帘外宵深露渐凝,手挥老泪欲成冰。

五更寒逼三椽屋,四面风欺一点镫。

梦后徒生寻梦想,人间久住恐人憎。

凭栏细数从前事,落月疏钟感不胜。

(0)

秋夜曲

蛸虫织月帘荡影,庭露无声桂花冷。

凉砧捣夜人未眠,风过檐铃一声警。

流苏压幔珊瑚钩,明窗静对银河秋。

空梁燕去碎泥落,香散金猊黯不收。

(0)

夏行曲

栏干叠影回纹细,日炙渠荷红玉腻。

蝉鸣树杪咽清风,鱼跃波心唼花气。

葵英碎粉疑堕黄,蛛丝织瓦琉璃光。

湿萤沾露飞不起,一星惨碧依兰堂。

(0)

晓行南涧

水暖沙平浪不生,远山一抹画难成。

黏天芳树青如荠,时有幽禽自在鸣。

(0)

暮春独行后园遥见垣外白海棠盛开

山城春晚风雨恶,沈沈宝篆萦珠箔。

纱窗独坐苦无聊,悄下香阶望遥崿。

举头恰见一树花,亭亭玉立临风斜。

珠苞翠叶互掩映,苔垣芜院深深遮。

却恨土人不知贵,忍令暮雨朝烟渍。

安得移归绣闼傍,日日花前为一醉。

乍睹应同拱壁珍,丝丝柔萼绝纤尘。

沈香浓艳知难并,定惠清超恐未真。

化月笼光转林麓,滟滟寒波侵明玉。

天然素体淡丰容,千古幽兰秀空谷。

珍重名芳好自将,冰肌玉骨秘幽香。

荒园尽日安荆棘,肯学嫣红薄媚妆。

犹忆长平旧时见,药栏东畔开清宴。

猩红带露晓霞明,酒醒梦回人已倦。

桃李无言杏已霏,绿阴青子送春归。

可怜满树玲珑雪,独抱清芬隐翠微。

徘徊曲径情何已,繁枝折得芗盈几。

胸中华靡久不纷,岂借烟波濯纨绮。

刻意惜花我亦痴,每逢佳卉便题诗。

留连一物真成过,不及黄州梦醒时。

(0)

去鄂行·其二

我行亦云劳,况值岁将阑。

北风何猎猎,慷慨歌路难。

山高林木黑,野阔星斗寒。

重裘亦不暖,游子憎衣单。

火明至旅店,解装治晚餐。

豆粥咄嗟办,幸博慈颜欢。

茅柴亦难得,莫作新丰看。

明发遵前途,晓气清漫漫。

霜威在何许,但见枫林丹。

岚光画遥碧,人影晃冰湍。

岩深虎豹嗥,天迥云气团。

阴晴及朝暮,所见非一端。

关山信修阻,引领起长叹。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