蛸虫织月帘荡影,庭露无声桂花冷。
凉砧捣夜人未眠,风过檐铃一声警。
流苏压幔珊瑚钩,明窗静对银河秋。
空梁燕去碎泥落,香散金猊黯不收。
蛸虫织月帘荡影,庭露无声桂花冷。
凉砧捣夜人未眠,风过檐铃一声警。
流苏压幔珊瑚钩,明窗静对银河秋。
空梁燕去碎泥落,香散金猊黯不收。
这首清代周之瑛的《秋夜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夜景象。首句“蛸虫织月帘荡影”,以月光透过织有蛸虫图案的帘幕,营造出朦胧的光影效果,暗示了夜晚的寂静。接着,“庭露无声桂花冷”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凉,露水悄然无声,桂花散发着冷冽的香气。
“凉砧捣夜人未眠”一句,通过砧声点出秋夜的寂寥,人们还未入梦,只能听见砧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绪。然后,“风过檐铃一声警”以檐铃被风吹动发出的轻微声响,增添了夜晚的动态感,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某种期待或警醒。
“流苏压幔珊瑚钩,明窗静对银河秋”描绘了室内景象,流苏垂挂在幔帐上,珊瑚钩静静地挂着,明亮的窗户映照着秋天的银河,展现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最后,“空梁燕去碎泥落,香散金猊黯不收”以空巢燕归、香烟消散的细节,表达了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诗人内心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静美与寂寥,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