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言城市无佳处,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
祇言城市无佳处,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张恕春莫》,诗人以春日南湖游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城市喧嚣中仍有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祇言城市无佳处”暗示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然而接下来的“亦有南湖几度游”则透露出诗人对南湖的喜爱和留连。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清新景象,三月的雨水过后,百花盛开,但随着莺啼声起,花期渐逝,寓言着生命的短暂与变迁。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运用拟人手法,写老猿猴喜欢聚在一起饮水,野马温顺地让人牵着,这些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两句“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表达了诗人不愿沉溺于眼前的欢愉,而是以水面浮沫的比喻,暗示世事如梦幻泡影,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看淡人生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哲理的寓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谩栽花卉满朱栏,争似疏篁种百竿。
长爱枕前闻淅沥,乍欣窗外见檀栾。
春来莫重和烟翠,岁晚应须带雪看。
我得此君添一友,时时相对列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