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两句,设置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只有少数来访的朋友和门前的松竹陪伴,这是一种简朴而淡泊的情趣。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秋天的景色在西边的墙下显现,而清凉的风吹进东边的房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新。
接下来,“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表明诗人虽然有乐器和书籍,但却没有兴致去弹奏或阅读,这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不为世俗所动。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则是对这种心境的进一步刻画,诗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小片空间内,没有任何其他的愿望,体现了一种禅意和超脱。
至于“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则是对物质生活的简约态度的表达,诗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空间住宿和食物填饱,就不需要过多的财富和物资。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说明诗人没有从事任何特定的职业或技能,但仍然能够通过官职领取俸禄,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看似悠闲,但也反映出一种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批判态度。
“不种一株桑, 不锄一垄谷。”则是进一步强调这种超脱物质劳作的心境,诗人既不从事农业生产,也不参与任何土地经营。
最后,“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表达了诗人的满足和自我批评,他虽然生活简约,但仍然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这让他感到内心的愧疚,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满足感。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物欲的哲学思考,是白居易在探讨如何实现个人精神自由与社会责任平衡的一次尝试。
岸有时而为谷,海有时而为田,虞舜已殁三千年。
耕田浚井虽鄙事,至今遗迹存依然。
历山之下有寒泉,向此号泣于旻天。
无情草木亦改色,山川惨淡生云烟。
一朝垂衣正南面,皋夔稷契来联翩。
功高德大被万世,今人过此犹留连。
齐州太守政之暇,凿渠开沼疏清涟。
游车击毂惟恐后,众卉乱发如争先。
岂徒邦人知乐此,行客亦为留征轩。
匠智无遗巧,天形极幽探。
谓我爱山者,为山列前檐。
颓垣不数尺,万崄由心潜。或开如断裂,或吐似谺?。
或长随靡迤,或瘦露崆嵌。
阴穴觑杳杳,高屏立巉巉。
后出忽孤耸,群奔沓相参。
叆若气融结,突如鬼镌镵。
昔岁贬荆楚,扁舟极东南。
孤山马当夹,两岸临江潭。
常恨江水恶,轻风不留帆。
峰峦千万状,可爱不可谈。
但欲借粉绘,图之挂纨缣。
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
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岚。
况此穷冬节,阴飙积凝严。
幽斋喜深处,远目生遐瞻。
昼卧不移枕,晨兴自开帘。
吾闻君子居,出处无常占。
卷道或独善,施物仁贵兼。
于时苟无益,怀禄古所惭。
嵩山幸不远,薇蕨岂不甘。
自可结幽侣,披云老溪岩。
胡为不即往,一室安且恬。
辱子赠可愧,因诗以自谗。
《和徐生假山》【宋·欧阳修】匠智无遗巧,天形极幽探。谓我爱山者,为山列前檐。颓垣不数尺,万崄由心潜。或开如断裂,或吐似谺?。或长随靡迤,或瘦露崆嵌。阴穴觑杳杳,高屏立巉巉。后出忽孤耸,群奔沓相参。叆若气融结,突如鬼镌镵。昔岁贬荆楚,扁舟极东南。孤山马当夹,两岸临江潭。常恨江水恶,轻风不留帆。峰峦千万状,可爱不可谈。但欲借粉绘,图之挂纨缣。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岚。况此穷冬节,阴飙积凝严。幽斋喜深处,远目生遐瞻。昼卧不移枕,晨兴自开帘。吾闻君子居,出处无常占。卷道或独善,施物仁贵兼。于时苟无益,怀禄古所惭。嵩山幸不远,薇蕨岂不甘。自可结幽侣,披云老溪岩。胡为不即往,一室安且恬。辱子赠可愧,因诗以自谗。
https://shici.929r.com/shici/v9Hv7mi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