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榴巾蹙。绕珠丛、嫣红一点,动人春目。
二十六年重台梦,绛树双声再续。
约略似、霞川花木。
血色罗裙真珠字,是三郎、亲为端端录。
团扇句,倩谁读。桃根莫唱当时曲。
镜台边、无心插戴,鬊云凋绿。
白石仙人归何处,为马塍花一哭。
剩燕子、楼中人独。
狼籍一庭红醋醋,问藤阴、今是谁家屋。
知己泪,溅庭竹。
槛外榴巾蹙。绕珠丛、嫣红一点,动人春目。
二十六年重台梦,绛树双声再续。
约略似、霞川花木。
血色罗裙真珠字,是三郎、亲为端端录。
团扇句,倩谁读。桃根莫唱当时曲。
镜台边、无心插戴,鬊云凋绿。
白石仙人归何处,为马塍花一哭。
剩燕子、楼中人独。
狼籍一庭红醋醋,问藤阴、今是谁家屋。
知己泪,溅庭竹。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景象,展现了女子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孤独心境。"槛外榴巾蹙",榴花盛开,但女子的心情却如石榴巾般皱褶,暗示了内心的愁绪。"嫣红一点,动人春目",点出春光虽美,却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记忆。
"二十六年重台梦",时间跨度长,暗示了长久的思念与期盼。"绛树双声再续",可能是指与某人的共同回忆或约定,再次唤起她的期待。"血色罗裙真珠字",可能是男子亲手绣制的礼物,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团扇句,倩谁读",女子感叹无人能理解她的深情,团扇上的诗句只能独自品味。"桃根莫唱当时曲",暗示昔日欢歌笑语已成过往,令人感伤。"镜台边、无心插戴,鬊云凋绿",描绘了女子无心打扮的落寞。
"白石仙人归何处",借白石仙人之典故,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剩燕子、楼中人独",以燕子的归来反衬人的孤独。"狼籍一庭红醋醋",庭院的零落花瓣象征着女子的哀愁。最后,"知己泪,溅庭竹",泪水洒落在庭前竹上,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旧日知己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内心的刻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女性在变迁中的无奈与哀愁。
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蜀江城远,想连云危栈,接天穷处。
惆怅烟尘回首地,双阙觚棱犹故。
龙扈星联,羽林风肃,未放鸾駣去。
不堪掩面,泪沾宸袖如雨。
底事当日昭阳,吹羌鸣羯,涴却霓裳舞。
三十六宫春满眼,曾把色嗔香妒。
芳草埋情,飞花陨怨,翻被蛾眉误。
画图惊见,黯然魂断今古。
城中无事喜寻山,千里提封并海宽。
宾客相从筵既冷,士民同出食犹寒。
芳园病叶堆何限,古院闲花落几般。
谁道异乡多感慨,登临迟却十年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