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生伏地尽悲啼,兰艾凋枯等作泥。
书策自留儿子读,铭旌却付老人题。
友生伏地尽悲啼,兰艾凋枯等作泥。
书策自留儿子读,铭旌却付老人题。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首句“友生伏地尽悲啼”,生动地展现了友人离世后,周围的人们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无法自抑地哭泣的情景。接着,“兰艾凋枯等作泥”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逝去的友人比作兰花和艾草,即使在凋零之后,也如同泥土一般,融入世间,表达了对逝者永恒存在的感慨。
下半部分,“书策自留儿子读”,意味着逝者的遗志和智慧,通过书籍传承给后代,寄托着对后人的期望与指导。“铭旌却付老人题”,则暗示了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与纪念,由年长者来撰写墓碑上的铭文,既是对逝者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教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抒发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也蕴含了对生命、传承与记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