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箯舆掠雨到僧门,带得清闲一二分。

素喜堂中无偃月,朅来寺里作穿云。

赤心莫逆唯松友,青眼相看有竹君。

烧叶更联东野句,纸窗钻隙候晴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chǒuzhòngchūntónghuángzhìshǔyán寿shòuguòchán
sòng / zhèngqīngzhī

biānlüèdàosēngméndàiqīngxiánèrfēn

tángzhōngyǎnyuèqièláiguǒzuò穿chuānyún

chìxīnwéisōngyǒuqīngyǎnxiāngkànyǒuzhújūn

shāogèngliándōngzhǐchuāngzuānhòuqíngxūn

注释
箯舆:竹筏。
僧门:僧寺。
清闲:宁静。
偃月:半圆形的屋顶或月亮。
穿云:穿透云层。
莫逆:情投意合。
松友:像松树一样忠诚的朋友。
竹君:像竹子一样高雅的朋友。
烧叶:焚烧落叶。
东野句:东野圭吾的诗句(这里可能指代某位诗人的作品)。
晴曛:晴朗的黄昏。
翻译
竹筏淋雨驶向僧寺,带走了少许的宁静。
我素来喜欢厅堂无遮无拦,此刻来到寺庙,仿佛穿越云层。
对赤心坦诚的朋友唯有松树,对我青眼相待的如同竹子一般。
焚烧落叶,吟诵东野的诗句,透过纸窗缝隙等待晴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在辛丑年仲春时节,乘着竹篮车淋雨造访僧寺的经历。他带着一分清闲的心情,欣赏僧寺中的宁静,特别喜欢那没有偃月(高大的床榻)的朴素佛堂,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云层而来。诗人对松树和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感,视它们为知己,表达了赤诚之心和自然的契合。他还借此机会吟诵东野的诗句,透过纸窗缝隙等待雨后放晴的阳光。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静生活的向往和与自然的亲近之情。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病后和黄玉泉韵·其二

赤明瀹篆正恢台,戏挹雄风涤闷怀。

病骨喜随新箨换,好诗忽馈宝珠来。

巨鱼未纵王褒壑,陋室聊淹禹锡阶。

且共理身如理国,小须握手咏康哉。

(0)

和闽帅·其二

新凿南湖接海潮,油幢领客泛兰桡。

那知半夜雨声急,却放新晴物色饶。

尽日登临陪步武,高谈洒落挹风标。

阳春白雪真难和,泚笔惟书道路谣。

(0)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三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0)

蔡山在江阴北湖西相传是蔡邕伯喈墓

身与东都孰重轻,至今犹擅蔡山名。

四围深堑方方禁,千古英词凛凛生。

汉鼎已归曹马手,胡笳犹播管弦声。

传家更有柯亭竹,曾作岐阳老凤鸣。

(0)

刘练师归绵州

掾署生贤梦,君生几岁知。

江围帝子阁,藓晕海棕诗。

铅岂无成日,筇须有化时。

怕挥天宝泪,莫话浴妃池。

(0)

次曹少蓬梅花韵

涧边寻得压残枝,远寄蓬仙换得诗。

闯水花多凝雪重,漱冰香透出山迟。

笑从秘府朱颜索,洁与缁云素幌宜。

檐隙一痕华月堕,伴蟾蜍玉惜贞姿。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