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水何莹彻,仁峰何巃嵷。
弦诵比邹鲁,先辈多淳风。
处则躬孝友,出则懋清忠。
史书扬其烈,高风激予衷。
年来古道丧,随俗而圆通。
我资禀庸愚,耐可守颛蒙。
藩篱须自固,一德以初终。
涧水何莹彻,仁峰何巃嵷。
弦诵比邹鲁,先辈多淳风。
处则躬孝友,出则懋清忠。
史书扬其烈,高风激予衷。
年来古道丧,随俗而圆通。
我资禀庸愚,耐可守颛蒙。
藩篱须自固,一德以初终。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名为《杂兴简同志(其七)》。诗中描绘了对古代道德风尚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社会风气变化时的坚守与困惑。
首句“涧水何莹彻,仁峰何巃嵷”以清澈的山涧流水和巍峨的仁峰起笔,象征着纯洁与高尚,引出对古代道德品质的赞美。接着,“弦诵比邹鲁,先辈多淳风”将古代的邹鲁之地与当时的风气进行对比,强调了古代文化的深厚与纯正。
“处则躬孝友,出则懋清忠”描述了古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忠诚于国家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接下来,“史书扬其烈,高风激予衷”赞扬了历史上的英烈事迹,激励人心。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现实的反思:“年来古道丧,随俗而圆通”。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的道德风尚逐渐丧失,人们开始随波逐流,追求圆滑通达。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变化的担忧。
最后,“我资禀庸愚,耐可守颛蒙。藩篱须自固,一德以初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资质平庸的自谦,以及在复杂社会中坚守道德原则的决心。他意识到个人需要加强自我修养,坚持最初的道德信念,如同加固自己的藩篱,抵御外界的诱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道德风尚,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与对个人道德坚守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
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
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
门有车马客,骖服若腾飞。
革组结玉佩,蘩藻纷葳蕤。
冯轼垂长缨,顾盻有馀辉。
贫主屣弊履,整比蓝缕衣。
客曰嘉病乎,正色意无疑。
吐言若覆水,摇舌不可追。
渭滨渔钓翁,乃为周所咨。
颜回处陋巷,大圣称庶几。
苟富不知度,千驷贱采薇。
季孙由俭显,管仲病三归。
夫差耽淫侈,终为越所围。
遗身外荣利,然后享巍巍。
迷者一何众,孔难知德希。
甚美致憔悴,不如豚豕肥。
杨朱泣路歧,失道令人悲。
子贡欲自矜,原宪知共非。
屈伸各异势,穷达不同资。
夫唯体中庸,先天天不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