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门户不曾开,谁道春来与未来。
庭树无言偏有意,密含春色两三胎。
寻常门户不曾开,谁道春来与未来。
庭树无言偏有意,密含春色两三胎。
这首诗以“庭树”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来临之际,庭院中树木所蕴含的生命力和春意。诗人吴宣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庭树以情感,使其仿佛在无声中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首句“寻常门户不曾开”,以“寻常门户”作为背景,暗示出日常生活的平静与宁静,门户未开,似乎预示着外界的变化尚未被察觉。这一句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引出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探索。
第二句“谁道春来与未来”,直接点明了主题,提出疑问:春天的到来是显而易见的吗?还是说,春天已经悄然降临,只是人们还未察觉?这种疑问既增加了诗歌的悬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细腻的感受和独特的观察视角。
接下来,“庭树无言偏有意”,将庭树人格化,赋予其“无言”的特质,却在“有意”上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这不仅强调了树木在春天中的角色,更通过“无言”与“有意”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和谐之美。树木虽不言语,但其生长的姿态、颜色的变化,都透露出春天的信息,仿佛在无声中与诗人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最后一句“密含春色两三胎”,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主题。这里的“密含”形容春色浓郁,而“两三胎”则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神奇变化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庭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微妙变化和生命的蓬勃生机,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松间花外有虚亭,花自向阳松自阴。
水浊不污明月色,人闲方见白云心。
棋边冷眼安危著,笔底放怀长短吟。
世忌独醒还恶醉,浅斟莫使酒杯深。
素娥不老,才胜赏中秋、无边月色。
又报仙翁来桂苑,连庆生申佳节。
玉宇无尘,金茎有露,对景成三绝。
重阳近也,黄花香入瑶席。
尽说湖海元龙,裕民堂上,几度吟梅雪。
满眼阴阴甘棠树,消得寿同南极。
八桂难留,九芝促觐,早露真消息。
星辰听履,好看明岁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