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鲤湖赓陈别驾韵呈太守易堂尊有引·其一》
《九鲤湖赓陈别驾韵呈太守易堂尊有引·其一》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红紫千山过雨新,仙源清寂绝纤尘。

窗间残梦閒今古,座上浮云渺晋秦。

蕉鹿漫言真亦假,华胥信有境由人。

逍遥我爱希夷子,尽把行藏付睡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鲤湖的清幽与静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首句“红紫千山过雨新”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与生机,红紫交织的色彩在雨后的山峦中显得格外生动。接着,“仙源清寂绝纤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纯净与超凡脱俗,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窗间残梦閒今古,座上浮云渺晋秦”两句,通过梦境与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窗内的梦境与窗外的浮云,既代表了个人的思绪与情感,也象征着历史的广阔与深远。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历史的反思之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蕉鹿漫言真亦假,华胥信有境由人”这两句引用了“蕉鹿之梦”的典故,进一步探讨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取决于人的感知与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

最后,“逍遥我爱希夷子,尽把行藏付睡神”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超脱的生活态度。希夷子是道家哲学中的概念,象征着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将人生的行止与选择完全交给了“睡神”,即意味着他愿意在梦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午热登多稼亭五首·其四

柳外花边忽飒然,好风一点破愁颜。

岸巾独倚千寻树,闲看南云度北山。

(0)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其二

芦荻中间一港深,蒌蒿如柱不成簪。

正愁半日无村落,远有人家在树林。

(0)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六

荒馀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

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0)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四

说似行人且细听,螺冈门外莫宵征。

前头石斧韩婆岭,第一单身不要行。

(0)

过洞庭

日落君山暮,秋风过洞庭。

一官身外物,千里客中情。

北望乡关远,南来旅雁鸣。

孤帆无限恨,斜指岳阳城。

(0)

天柱峰

探幽不知疲,前赏方未极。

晨行越高岭,拔地见峭石。

有如万菡萏,玲珑倚秋碧。

东西忽异状,顾步忘所历。

一峰柱中天,壁立千仞直。

旁无寸土势,始觉造化力。

凛凛苍铁姿,漠漠太古色。

俯疑霹雳怒,仰视元气黑。

溟波齧南维,在昔因荡激。

伊谁拔山来,作此颠倒侧。

诸峰左右辏,参差列矛戟。

或如削层霞,薰蒸半天赤。

或如簸大旗,千骑皆辟易。

或颖如书空,或攫如戏翼。

或如龙夭矫,两石陷其脊。

噀雨空洞中,幽响日夜滴。

扪萝展奇眺,百态堕胸臆。

眼光乱崖窍,日气光映射。

似闻多灵秘,路绝天所惜。

侧身下篁筱,倦坐屡胁息。

沈思融结初,令人叹开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