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循州车世之来江村度岁而还比以诗见寄答此兼讯叶姚诸子》
《循州车世之来江村度岁而还比以诗见寄答此兼讯叶姚诸子》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愁寂孤村阅九春,二樵烟霭若为邻。

素馨田外苦吟客,红翠声中肥遁人。

一昨梅香薰水部,祇今蓬户笑山宾。

采薇便拟行歌远,东就鸿濛问矅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首句“愁寂孤村阅九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诗人身处偏远的村庄,经历了九个春天的更迭,内心充满了愁绪。接着,“二樵烟霭若为邻”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烟雾缭绕的山林仿佛是友人的居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素馨田外苦吟客,红翠声中肥遁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素馨花田外的苦吟者,另一方面则在红绿交织的声音中隐喻了隐逸之士的生活,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一昨梅香薰水部,祇今蓬户笑山宾”通过回忆与想象,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梅香曾经熏染过水部(古代官职名),如今在蓬户(简陋的草屋)前,山中的宾客正欢笑,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采薇便拟行歌远,东就鸿濛问矅真”两句,诗人表示自己如同伯夷、叔齐般采薇而食,准备远行歌唱,向东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求真理。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真理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自适

远游思里巷,久困念耕桑。

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

利名因醉远,日月为闲长。

今岁虽中熟,吾徒亦小康。

(0)

鹧鸪天·其十七寄叶仲洽

是处移花是处开。古今兴废几池台。

背人翠羽偷鱼去,抱蕊黄须趁蝶来。

掀老瓮,拨新醅。客来且尽两三杯。

日高盘馔供何晚,市远鱼鲑买未回。

(0)

菩萨蛮

稼轩日向儿童说。带湖买得新风月。头白早归来。

种花花已开。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着。

见说小楼东。好山千万重。

(0)

念奴娇·其四赠妓善作墨梅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

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

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

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祗欠香沾袖。

淡伫轻盈,谁付与、弄粉调朱纤手。

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

(0)

雕木工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掀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

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

文章光艳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0)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