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
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
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
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
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鼓角城中寺庙的平静生活。"师居日得闲"表明僧人每天都能享受到片刻的安宁和清净。"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则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期许或赞扬,他们不需要隐遁深山就能够修炼成长,走上正道。
"破衲新添线"形象地展示了僧侣们日常的劳作与修补,体现出一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状态。"空门夜不关"则展现了寺庙的开放和包容,即使在夜晚也不关闭大门,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开阔的情怀。
最后两句"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心灵修养和直接体验的认同,他们通过内心的感悟和实际观察,最终能够达到一种无分别、无边界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
细朵斜枝恼意香,月明疏影媚横塘。
悬知不结青青子,故作无情淡淡妆。
谁人无一条拄杖,我家收底丑模样。
彻头彻尾节目深,从生至老筋骸壮。
不须修,何须漆,体段自然成个格。
或行或坐尽随身,或倚或携还任力。
抛一抛,卓一卓,三界魔王顿惊愕。
雨云雷电匝长空,展尽神通难揣摸。
有时收,有时用,纵夺临机恣拈弄。
傥蒙上士入门来,一棒打教知痒痛。
说道理,没人情,动著教伊祸患生。
休誇昔日化龙势,谩说当年解虎声。
挑日月,吞乾坤,划开一路涅槃门。
大丈夫儿须执捉,一言不契命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