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无一条拄杖,我家收底丑模样。
彻头彻尾节目深,从生至老筋骸壮。
不须修,何须漆,体段自然成个格。
或行或坐尽随身,或倚或携还任力。
抛一抛,卓一卓,三界魔王顿惊愕。
雨云雷电匝长空,展尽神通难揣摸。
有时收,有时用,纵夺临机恣拈弄。
傥蒙上士入门来,一棒打教知痒痛。
说道理,没人情,动著教伊祸患生。
休誇昔日化龙势,谩说当年解虎声。
挑日月,吞乾坤,划开一路涅槃门。
大丈夫儿须执捉,一言不契命难存。
谁人无一条拄杖,我家收底丑模样。
彻头彻尾节目深,从生至老筋骸壮。
不须修,何须漆,体段自然成个格。
或行或坐尽随身,或倚或携还任力。
抛一抛,卓一卓,三界魔王顿惊愕。
雨云雷电匝长空,展尽神通难揣摸。
有时收,有时用,纵夺临机恣拈弄。
傥蒙上士入门来,一棒打教知痒痛。
说道理,没人情,动著教伊祸患生。
休誇昔日化龙势,谩说当年解虎声。
挑日月,吞乾坤,划开一路涅槃门。
大丈夫儿须执捉,一言不契命难存。
这首《拄杖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拄杖的独特魅力与象征意义。诗人通过描述拄杖的实用性和精神内涵,展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与修行中的重要性。
首先,拄杖被赋予了生命力与活力,它不仅是行走的辅助工具,更是精神的寄托。诗人提到“彻头彻尾节目深,从生至老筋骸壮”,强调拄杖伴随一生,见证着使用者的成长与变化。同时,“不须修,何须漆,体段自然成个格”则赞美了拄杖的自然美与实用性,无需过多修饰,其本身即是一种完美的存在。
接着,诗人通过“或行或坐尽随身,或倚或携还任力”描绘了拄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无论是在行动还是休息时,都能成为得力助手。进一步,“抛一抛,卓一卓,三界魔王顿惊愕”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拄杖在某种神秘力量下的威力,仿佛能震慑一切邪恶。
“雨云雷电匝长空,展尽神通难揣摸”则将拄杖的象征意义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暗示其蕴含着超越自然的力量与智慧。而“有时收,有时用,纵夺临机恣拈弄”则体现了拄杖在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时机的把握。
最后,“傥蒙上士入门来,一棒打教知痒痛”表达了拄杖在精神层面的作用,能够触动心灵,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诗人通过“说道理,没人情,动著教伊祸患生”强调了直率与真诚的重要性,避免了虚伪与欺骗带来的危害。
“休誇昔日化龙势,谩说当年解虎声”则提醒人们不要过分夸大过去的成就,而应专注于当下与未来。而“挑日月,吞乾坤,划开一路涅槃门”则象征着拄杖引领人们超越世俗,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与升华。
整首诗以拄杖为载体,探讨了实用价值、精神寄托、自我成长、时机把握、道德原则、精神追求等多个层面,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嫠蟾寂。曾照虎斗龙争,燕寻莺觅。
谁知北府兵残,东山妓老,转头今昔。暮潮急。
淘尽兴亡无数,零钗断戟。
输他玉树春愁,琼花秋泪,一般陈迹。
几度婵娟浩劫,珊床喋血,鬼苔腥碧。
多少倩魂夜阑,犹抱春泣。干戈丛里,艳影搀云立。
更休问、白门打桨,红桥吹笛。水阁凉蛙夕。
冷波成缬,暗摇帘隙。暝宿销凝极。
篷背雨、和愁乱敲芦荻。灯昏罗帐,有人相忆。
江流催日夜,危矶回、燕子傍人飞。
正堤柳未绵,露桃初绽,荻芽茁候,鱼浪生时。
见游女、障风惊蛱蝶,私语啭黄鹂。
临水弄花,笑迎花展,捻花投水,花逐颦低。
何人增惆怅,维摩诘、愁见绿瘦红肥。
无意好花,入手菩萨低眉。
叹结习已空,休寻后果,绮怀都遣,谁问前期。
分付暮潮来去,慵带花归。
酹清杯问水是何年,仙翁赋仙游。
领沧江虹月,松陵琴趣,诗卷轻舟。
也似云衣石帚,借酒祓清愁。
休比玄真子,狎主盟鸥。
我亦烟波徒侣,笑廿年泛宅,直钓难酬。
谱苹洲渔笛,吹起一天秋。
试披图、江山依旧,定有人、欹羽继风流。
君知否、拂珊瑚树,祖砚同收。
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
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
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
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循苔径,沿碧溪。
藉幽草,绕疏篱。挈景仁茶具,来就花枝。
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
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云母窗扉,翠哥栏槛,试灯天气轻阴。
小楼多景,蔬罫带寒林。
何处金钗衩袜,撷生菜素手挑心。
新年事,他乡也好,随分辨茶琴。沈吟。
思昨梦红梅一萼,伴我华簪。
又花梢月上,有约谁寻。
千个黄昏过了,凄凉月、何止而今。
天涯草,红心万点,色比海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