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帘剪断斜阳影,东风又窥朱户。
春寒怨晚,山暝水昏慵度。
飘梦雕阑未稳,蓦偷眼、梨云深处。
新来瘦了垂杨,怎约流莺同住。私语。伶俜翠羽。
楼望久、恩情忍抛芳缕。珊钩初挂,暗怯乱红争舞。
勾起蘼芜倦绪。问别后、乌衣谁主。
羞傍画檐,长日趁人来去。
旧帘剪断斜阳影,东风又窥朱户。
春寒怨晚,山暝水昏慵度。
飘梦雕阑未稳,蓦偷眼、梨云深处。
新来瘦了垂杨,怎约流莺同住。私语。伶俜翠羽。
楼望久、恩情忍抛芳缕。珊钩初挂,暗怯乱红争舞。
勾起蘼芜倦绪。问别后、乌衣谁主。
羞傍画檐,长日趁人来去。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通过“旧帘”、“斜阳”、“东风”、“朱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词中运用了“春寒”、“山暝”、“水昏”等自然景象,以及“雕阑”、“垂杨”、“流莺”等生动的景物,展现了季节更迭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新来瘦了垂杨,怎约流莺同住。”这两句将垂柳的瘦弱与流莺的孤寂巧妙结合,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也隐喻了人物内心的空虚与无助。接下来,“私语。伶俜翠羽。”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小鸟以情感,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楼望久、恩情忍抛芳缕。”表达了主人公长久地凝望,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情。最后,“珊钩初挂,暗怯乱红争舞。”以珊钩的挂起和乱红的争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添了词作的悲凉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