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
《早秋》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金商才换暑,云叶早惊秋。

大火宵中散,清光日下浮。

凉心遗翠簟,远梦绕沧洲。

蕙圃残香薄,筠溪碧荫稠。

小窗聊寄傲,虚阁镇端忧。

带眼浑移尽,还同沈隐侯。

(0)
鉴赏

这首《早秋》由宋代诗人胡宿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金商才换暑,云叶早惊秋”以“金商”点明季节转换,暗示暑气渐消,秋意已至。云叶之变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简洁而富有诗意地勾勒出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颔联“大火宵中散,清光日下浮”运用天文现象来表现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大火”指夏季星象中的心宿二,其在夜空中的位置变化标志着夏去秋来。而“清光日下浮”则描绘了秋日阳光的柔和与温暖,与夏日烈日形成对比。

颈联“凉心遗翠簟,远梦绕沧洲”进一步深入描写诗人的情感体验。凉爽的秋风让人心境宁静,诗人躺在竹席上,思绪飘向遥远的水边,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尾联“蕙圃残香薄,筠溪碧荫稠”通过蕙草的香气逐渐淡薄和筠溪周围浓密的绿荫,形象地展现了初秋时节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小窗聊寄傲,虚阁镇端忧”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超然态度和内心的平静,即使在忧虑之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早秋》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感知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四

庐舍经兵火,头颅尚在门。风掀灰?迹,月涩剑铓魂。

鼠穴频遭断,燕巢犹半存。

看花泪盈眼,宁忍复开尊。

(0)

送范子仪将漕湖北五首·其一

君行欲何之,乃在湖水北。

湖水多近县,使者易为德。

其民淳而古,其吏朴且直。

官闲足宾客,岁稔少盗贼。

得君清静化,用教不以力。

但自养根苗,勿苦厌蟊螣。

(0)

抚州俞隐居挽诗

临川俞处士,独擅隐居名。

懒倦不复出,风流闻后生。

自甘长寂寞,肯作太鲜明。

松柏新阡路,伤心秋后声。

(0)

送王提举赴淮东七首·其四

入门虽多涂,其究有安宅。

君能识其然,一语在物格。

(0)

即事六言七首·其二

少年与世无求,老觉心情自由。

颠倒文章事业,追随倦鸟虚舟。

(0)

周仲固尚论斋

周侯不出何所为,闭门读书心自知。

箪瓢陋巷君不厌,读书万卷能忘饥。

上参羲皇下秦汉,采取英华几脱腕。

是非荣辱姑置之,忽若乘船到彼岸。

古人之学有传授,君生寂寞千载后。

问君何以识古人,袖手无言坐清昼。

以此读书为尚友,是事渺茫人信否。

人信不信君不问,松柏固难生培塿。

朝来落叶乱荒城,青山照人溪水横。

往来车马作尘土,想君深夜读书声。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