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
《九日》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眼见今朝菊又黄,双扉渍泪唁凄凉。

峥嵘岁月精神发,磅礴乾坤意气狂。

新雁来时芳草死,归鸿尽处暮云长。

后年箭主当回跸,始信山河再属唐。

(0)
鉴赏

这首诗《九日》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

首联“眼见今朝菊又黄,双扉渍泪唁凄凉”,以菊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菊花的黄色既代表了秋天的萧瑟,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悲凉。诗人的眼前之景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沉重的氛围。

颔联“峥嵘岁月精神发,磅礴乾坤意气狂”,转而描写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人们依然保持着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即使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这种精神和气概也显得格外耀眼。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有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

颈联“新雁来时芳草死,归鸿尽处暮云长”,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新雁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开始,但同时芳草的枯萎暗示着旧事物的消逝;归鸿的远去则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心理感受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尾联“后年箭主当回跸,始信山河再属唐”,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国家命运的期待与信心。这里的“后年箭主”可能是指未来的君主,而“回跸”意味着君主返回京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始信山河再属唐”则是对国家再次统一于唐朝的愿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月溪寺

东望乔林即翠微,鹧鸪分草引雏飞。

狮峰象岭对幽寂,月出钟鸣僧未归。

(0)

臬司索和半洲戡黎二首·其一

不孤南徼倚长城,已试胸中数万兵。

云鸟尽从丹旆转,风霆端向彩毫生。

千山笳鼓馀悲壮,列郡山河总廓清。

为问磨崖高几许,伏波那得擅前名。

(0)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其三十二绿橘

巴陵标榜在,谩得绿为名。

不见清霜晓,黄金铸却成。

(0)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其二十五郁李

花解冲寒放,将同白柰栽。

粤人浑未识,呼作贺正梅。

(0)

次韵南皋人日山行二首·其一

人日欣欣媚,晴风款款来。

松阴双节憩,草际一樽开。

野沃青先合,山重势欲回。

春光梅柳外,莫遣杜鹃催。

(0)

雨三首·其一

晓树新条重,宵衾暖气微。

溪翁蓑笠去,独唤野航归。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