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如几案,古寺说三朝。
齐已因诗著,渊明仗酒招。
林疏无虎豹,村近有渔樵。
涌殿兼飞阁,年来像法饶。
山形如几案,古寺说三朝。
齐已因诗著,渊明仗酒招。
林疏无虎豹,村近有渔樵。
涌殿兼飞阁,年来像法饶。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古寺图景。诗人以“山形如几案”开篇,巧妙地将山峦比作几案,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山势的平缓与稳重。接着,“古寺说三朝”,通过古寺的历史沉淀,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
“齐已因诗著,渊明仗酒招”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齐已与陶渊明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人,他们或以诗名扬天下,或以酒为伴,寻找心灵的归宿。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也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林疏无虎豹,村近有渔樵”描绘了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树木稀疏,没有猛兽出没,附近则是渔民与樵夫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景象。
最后,“涌殿兼飞阁,年来像法饶”则点出了寺庙的建筑特色与宗教氛围。殿宇或高耸或飞檐,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宏伟,而“像法饶”则意味着佛像众多,佛法兴盛,整个寺庙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毗山古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以及对宁静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暑退中元后,祥开岳降初。
月轮谦有受,川德盛方潴。
爽气翔高宇,凉飙动六虚。
槎浮凌蜃泛,药捣傍蟾茹。
阿母乘云驭,群仙降玉除。
为传青鸟信,言奉紫霞书。
有馔多麒脯,无觞不露湑。
涟漪烽树发,飘飏凤笙嘘。
舞奏霓裳袅,歌赓桂棹徐。
婆娑今半百,笑傲历千馀。
孝寝行将近,河流委以纡。
皇皇钦简命,赫赫戒衣茹。
剔攘存桢干,封培禁铄锄。
龟螭增宝碣,金石炳玄庐。
返旆朝丹阶,承恩锡路车。
南山歌乐只,北海庆华胥。
带砺永无极,冈陵同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