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南还金陵道中》
《秋日南还金陵道中》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去国秋深转渺茫,西风摇曳白云乡。

霜林抹雨山含翠,茅屋编篱菊绽黄。

闾左追呼闻调募,畴西晚馌急输将。

匈奴未灭家何处,落日驱车空甚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季回金陵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去国秋深转渺茫,西风摇曳白云乡”以“去国”开篇,点明了诗人离开京城,踏上归途的情境。秋意渐深,景色显得更加遥远而模糊,西风轻拂,白云飘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霜林抹雨山含翠,茅屋编篱菊绽黄”转向对沿途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霜后的树林被雨水轻轻涂抹,呈现出一片翠绿,远处的山峦也因雨露而显得更加青翠欲滴。村落中,茅屋与篱笆相映成趣,金黄色的菊花在篱笆旁绽放,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暖。

颈联“闾左追呼闻调募,畴西晚馌急输将”则描绘了农忙时节的景象。闾左,指村落;畴西,指田间。诗人听到从村落传来呼唤声,是村民们在忙碌地调集物资,准备送往需要的地方。晚上的时候,农民们急匆匆地将食物送到田间,以供劳作的人们补充体力。这一场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团结。

尾联“匈奴未灭家何处,落日驱车空甚忙”借用了汉武帝时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在归途中,但心中仍挂念国家大事,忧虑边疆安宁。在落日余晖中,诗人驾车疾驰,内心却感到空虚与忙碌,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忧虑,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尔雅台

郭公编尔雅,挟册东南来。

彝陵古城北,寻得注经台。

(0)

西江月.八仙图

天上神仙八洞,人閒游戏周遭。几时形迹漏青霄?

却与画师留稿。传写千年綵笔,团圞一幅生绡。

家家银烛烂高烧。笑看长生不老。

(0)

酷相思.本意

忆昔旗亭歌赠芍。恨匆遽、因缘薄。

盼青鸟、音书何处托?悔不的、当初错。

认不的、而今错。剪剪轻风飘雨脚。似有意、添萧索。

怎离绪、茫茫难捉摸。才一会、安排着。

又一会、思量着。

(0)

念奴娇.同雪巅和尚、贲黄理过蒋山老人静室,听渔鼓简子

陡然冰冷,听山樵渔鼓,游仙一阕。

不待三声肠已断,惹得咽喉呜咽。

黄面瞿云青莲居士,罢击催诗钵。

分班而坐,鼓音点点疏越。

是甚任侠荆高,酒酣胆壮,双耳轮根热。

汉武秦皇犹挂口,笑杀诸天菩萨。

塞北金铙,江东铁板,总是离骚跋。

令人深省,两堂不用齐唱。

(0)

金菊对芙蓉.四十自寿并寿内人

廿载同随,半生同病,韶华恰又相同。

愧巨源才学,说甚山公。

每思冀缺齐眉好,几年来、庑下劳春。

我耻无闻,卿伤见恶,忧恨重重。回头坎坷途中。

只如今相对,也算难逢。笑充囊诗卷,未救奇穷。

谢卿莫漫羞贫贱,有云海、洗荡心胸。

太冲娇女,渊明劣子,且醉花丛。

(0)

谒明太祖陵

金陵莅止为巡方,展谒龙蟠奠桂浆。

保护遗规崇胜国,绍承家法礼前王。

开基洵是过唐宋,继叶无能鉴夏商。

形胜不须矜壮䴡,惟天佑德慎周防。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