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一》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

山中只有苍髯叟,数里萧萧管送迎。

(0)
注释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
归:归隐,指辞官不做,返回田园生活。
久未成:长时间未能实现。
远公:指慧远法师,东晋时期的高僧,庐山净土宗创始人。
但:只。
闻名:名声在外。
山中:指庐山。
苍髯叟:白须老者,形容年长且有威望的人。
数里:几里路程。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曳的声音,此处可能暗指冷清、寂寥。
管送迎:迎接和送别,这里指老者在山中迎接远客。
翻译
陶渊明长久以来都有归隐的想法,但始终未能实现,
庐山的远公未曾出山,只是名声在外。
鉴赏

诗人以深情寄予远公,表达自己归乡已久却未能如愿相见,只能闻名而不能见面的遗憾。"陶令"指的是作者自己,在这里是自谦之词,表明自己的渺小和不为世人所知。山中只有苍髯叟,即老者或隐士,这里可能是对远公的称呼,也暗示了一种超脱红尘、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数里萧萧管送迎"则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环境清幽,只有风声和竹叶摩挲的声音相伴的情景,通过这种描写强化了山中人的孤独与宁静。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远公的敬仰和渴望见面的复杂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向往,他渴望找到知音,与之交流思想和情感。在这里,山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是对尘世喧嚣的一种逃避,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永恒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太岳诗三章赠陆元望少参之武当·其一

荆楚富名峤,太岳气雄哉。

云杪擢珠林,天中悬玉台。

遥遥人境绝,肃肃神君来。

(0)

刘生

刘生喜轻侠,关辅遍经过。

新市蹋鞠戏,高楼击筑歌。

驻车访朱亥,争博叱荆轲。

不为徼名誉,惟矜意气多。

(0)

太山三绝·其二

秦皇自谓功无量,拟揭空碑古帝前。

磨崔小篆三千字,何似开元十四年。

(0)

答天彝

君今笑入天台山,余亦欲田箕颖间。

白日风传紫芝曲,莫教人识是商颜。

(0)

燕京三首·其三

山后干戈震朔州,君王按剑到边头。

二月凯歌班士马,天闲遗却万骅骝。

(0)

雨后登天游观

幽探尚爱天游观,石磴高盘松栝林。

鹤驭虹桥今断绝,黄冠紫屐此登临。

千峰雨过玄冥湿,列洞云回元气深。

便欲垂纶钓鱼石,鸬鹚立满九溪浔。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