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叔厚写渊明小像》
《题张叔厚写渊明小像》全文
元 / 黄公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

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0)
鉴赏

此诗由元代画家兼诗人黄公望所作,题为《题张叔厚写渊明小像》。黄公望以“题”字开头,表明他是在对一幅描绘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小画像进行题咏。诗中通过“千古渊明避俗翁”一句,将陶渊明与避世隐逸的形象联系起来,暗示了陶渊明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他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

“后人貌得将无同”则表达了对张叔厚所绘小像艺术水平的高度认可,认为其作品能够捕捉到陶渊明的精神风貌,与真正的陶渊明形象相仿佛,甚至可能超越了时间的界限,达到了某种永恒的相似性。

接下来的两句“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陶渊明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其中,“杖藜”象征着陶渊明晚年生活的简朴与淡泊,“醉态”则可能是对陶渊明洒脱不羁个性的一种诗意化表达。而“北窗风”源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里借指陶渊明在自然与宁静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陶渊明超然物外、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张叔厚的艺术成就,也表达了对陶渊明人格魅力的深刻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理想化的向往。黄公望以诗配画的形式,将视觉艺术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诗、画、意象三者交融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黄公望

黄公望
朝代:元   字:子久   号:一峰   籍贯:江浙行省常熟县   生辰:1269-1354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
猜你喜欢

除夕前携儿玖侄璐璘瑱等閒步自玉山遂登观音阁

十载抽身返卧园,青溪林木故应存。

淮淝已息飞书警,涨海犹闻战舰諠。

寂历人烟连浦树,萧疏风雪静柴门。

椒花秫酒供残岁,白首毋忘报汉恩。

(0)

答朱用晦见寄

黄尘趋走一官慵,江海瑶华不易逢。

梦入匡山携白鹿,酒醒南浦泣双龙。

庙堂岂待书生计,云水难追逸客踪。

苦忆西园曾托乘,几回风雨落芙蓉。

(0)

送少师李公致仕还淮南·其二

未央佳气转氤氲,退食迟回每校文。

廿载超登门下省,两朝重扈圣明君。

清关终日无私谒,草奏常时至夜分。

万里臣心还咫尺,岂能长恋白鸥群。

(0)

将之云中别曹大参还西越

雨雪襜帷万里来,欢承瑶水赐金回。

中朝先宠麟符重,百越山川绣斧开。

北地至今多骏马,潢池何事借词才。

车轮忽漫东西去,空恋风期上蓟台。

(0)

约卿宅同桢伯咏荷花得吟字

消渴闲思过竹林,碧云依砌昼阴阴。

琳池写出成双影,玉井移来有十寻。

倚曲似能翻翠袖,临风还解助清吟。

当筵共是蓬山客,肯叹仙源隔水深。

(0)

送张肖甫谪陈州·其二

花时携手凤凰楼,半醉曾披紫绮裘。

词赋肯缘杨得意,侠游争倚大长秋。

蛾眉自有傍人妒,骏马今无国士求。

不独送君悲谪宦,拂衣吾欲卧沧洲。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