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曾非迹,能闻乃辨声。
于人缘有感,在物本无情。
涛怒中秋盛,雷威百里惊。
更论空谷答,至理自相倾。
寂寞曾非迹,能闻乃辨声。
于人缘有感,在物本无情。
涛怒中秋盛,雷威百里惊。
更论空谷答,至理自相倾。
这首诗《咏声》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声”这一抽象概念,探讨了声音与人心、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与互动。
首联“寂寞曾非迹,能闻乃辨声”,开篇即以“寂寞”与“声”对比,暗示声音虽无形却能穿透寂静,传达出一种内在的活力与感知力。这里的“非迹”并非指无迹可寻,而是强调声音在静寂中更为凸显,如同在空白处留下痕迹,引人深思。
颔联“于人缘有感,在物本无情”,进一步阐述声音与情感、事物的关系。对于人而言,声音往往能引发情感共鸣,触动内心;而对于物,声音则更多是物理现象的展现,本身并无情感色彩。这句诗巧妙地揭示了人类与自然、情感与物质之间的微妙差异与联系。
颈联“涛怒中秋盛,雷威百里惊”,以自然界中的声音——潮水的怒吼和雷鸣的威力,作为例证,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震撼力。中秋之夜的潮汐汹涌,百里之外都能感受到雷声的震撼,展现了声音传播的远距离与影响力。
尾联“更论空谷答,至理自相倾”,将话题转向更深层次的思考。空谷回音,象征着声音的共鸣与回应,而“至理自相倾”则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声音不仅能够跨越空间,还能激发心灵深处的共鸣,触及到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声音的细腻描绘与深入思考,展现了声音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自然与宇宙真理的哲思。
微省星辰近,銮坡日月迟。
上公开瑞旦,旧学蔚明时。
玉琯微阳动,宫壶喜气随。
已应萧应昴,复说傅骑箕。
琥珀苍松液,珊瑚碧树枝。
茂生豪杰士,来作太平基。
忆昔公初起,方时事已隳。
艰虞身保障,谋议国蓍龟。
赤手除蛟虎,丹心见藿葵。
一朝周典礼,万世汉官仪。
宗庙重钟簴,乾坤再柱维。
秦阶寒耿耿,遐壤日熙熙。
大小陈纲纪,神奸铸鼎彝。
桂枝增秀发,蔓草极芟夷。
乡校惟闻颂,朝廷总得宜。
端由天子圣,亦在哲人推。
昭代才何盛,斯文柄独持。
立言成准范,析理贯书诗。
馀事归青史,新篇蔼素期。
朝趋双阙内,夕梦北山陲。
顾问常前席,论思每执规。
力援寒畯溺,已视庶民饥。
姓字喧童稚,仁恩被等衰。
功高门似水,心静爵空縻。
报主期尧舜,为臣志吕伊。
山河分陕地,勋业太常旂。
早达谦盈理,居多宠禄辞。
战兢存夙夜,赑屃负安危。
即此观天道,宜能永福绥。
直为天下祝,不是老夫私。
《寿李秋谷》【元·程钜夫】微省星辰近,銮坡日月迟。上公开瑞旦,旧学蔚明时。玉琯微阳动,宫壶喜气随。已应萧应昴,复说傅骑箕。琥珀苍松液,珊瑚碧树枝。茂生豪杰士,来作太平基。忆昔公初起,方时事已隳。艰虞身保障,谋议国蓍龟。赤手除蛟虎,丹心见藿葵。一朝周典礼,万世汉官仪。宗庙重钟簴,乾坤再柱维。秦阶寒耿耿,遐壤日熙熙。大小陈纲纪,神奸铸鼎彝。桂枝增秀发,蔓草极芟夷。乡校惟闻颂,朝廷总得宜。端由天子圣,亦在哲人推。昭代才何盛,斯文柄独持。立言成准范,析理贯书诗。馀事归青史,新篇蔼素期。朝趋双阙内,夕梦北山陲。顾问常前席,论思每执规。力援寒畯溺,已视庶民饥。姓字喧童稚,仁恩被等衰。功高门似水,心静爵空縻。报主期尧舜,为臣志吕伊。山河分陕地,勋业太常旂。早达谦盈理,居多宠禄辞。战兢存夙夜,赑屃负安危。即此观天道,宜能永福绥。直为天下祝,不是老夫私。
https://shici.929r.com/shici/BPhrVjb.html
万方文物洽尧雍,若论声明极洛中。
地自水南连洛北,治从真庙到神宗。
总将六合清明气,散作三川礼让风。
道统有传程邵在,勋名无比富文崇。
棚车载酒都人赏,名教传家习俗同。
花木四时春不老,耕桑弥野岁长丰。
三千步障家虽侈,十二行窝乐最融。
春酒泛香沽翠幕,夜花和露买筠笼。
小车高阁期真侣,魏紫姚黄擅化工。
爱育总归君父圣,论思不出庙堂公。
荆舒变法无期月,社稷垂亡到一空。
读罢适然清兴远,一帘花影晓光红。
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
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
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
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
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
风云渺何许,废堞馀金城。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
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
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
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
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