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游三峡赠文上人》
《再游三峡赠文上人》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肉身大士延平公,眉毛如雪声如钟。

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

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

上人谈笑有精色,闻是延平坐中客。

紫霄峰下曾相逢,别来几何头已白。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

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

我寻旧游聊自娱,忽然见君欢有馀。

一笑且从吾所适,后会重来知有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诗人再次游览三峡时,遇见文上人的经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文上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句“肉身大士延平公”,以“肉身大士”形容文上人,暗示其修为高深,如同佛祖一般。接着“眉毛如雪声如钟”进一步刻画文上人的形象,眉毛洁白如雪,声音沉稳如钟,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一句,借用苏轼的典故,说明文上人不仅外表庄严,其内在的智慧和修为也令人敬仰。东坡曾误将僧人比作龙,此处借喻文上人虽非龙,却有着超凡脱俗之气。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描绘了文上人所在环境的宁静与庄严,晨钟暮鼓之声回荡在烟峦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昔日的热闹不再,只有青灯白塔静静地守候在寒冷的水边。

接下来,“上人谈笑有精色,闻是延平坐中客”表明文上人不仅修为高深,而且谈吐风趣,是延平公座中的重要客人。诗人与文上人再次相遇,感慨颇多,“别来几何头已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回忆起往日的相聚,如今许多朋友已经离世,留下的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以“三眠蚕”比喻人生经历的起伏变化,指出无论人生如何变迁,总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诗人与文上人相视一笑,决定随缘而行,享受当下,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文上人形象的描绘和对过往岁月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芭蕉

数叶芭蕉数叶秋,灯长雨久不眠愁。

灵溪寺里夜曾听,又听灵溪溪水流。

(0)

别汤卿不值

云深只以竹为墙,新雨才乾径草长。

野鹤已随溪客远,一方玄玉带诗香。

(0)

次韵程弟·其六

柴门虽设不曾开,俗面向人三寸埃。

却是前溪双白鹭,门关不住又飞来。

(0)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其六烂柯台

玉行敲断欲生尘,翻手那知局面新。

到了不妨饶一著,旁观自有识机人。

(0)

早春山中·其三

兰未曾芽柳未丝,是渠春早是春迟。

草塘寻见春风处,问讯如何自不知。

(0)

记画

閒云古木山藏寺,野渡孤舟水落矶。

秋色无人空黯淡,竹门未掩待僧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