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共喜际雍熙,岂意豺狼负盛时。
礼乐百年忘战久,风云八阵得才迟。
神谋不是闾阎识,庙算谁闻黼扆思。
惭愧鲰生懒无用,江湖愁望鬓成丝。
衣冠共喜际雍熙,岂意豺狼负盛时。
礼乐百年忘战久,风云八阵得才迟。
神谋不是闾阎识,庙算谁闻黼扆思。
惭愧鲰生懒无用,江湖愁望鬓成丝。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感兴七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感慨。首句“衣冠共喜际雍熙”描绘了表面上的繁荣景象,人们穿着华丽,似乎社会稳定,但接下来的“岂意豺狼负盛时”则暗示了隐藏的危机,比喻那些看似强大的统治者可能背离了正义。
“礼乐百年忘战久”反映了长期和平后,人们逐渐淡忘了战争的记忆,而“风云八阵得才迟”则批评了朝廷在选拔人才和应对复杂局势上的迟缓。诗人认为,国家的长远规划和决策并非民间所能完全理解,即“神谋不是闾阎识”。
最后两句“惭愧鲰生懒无用,江湖愁望鬓成丝”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与无奈,他感叹自己作为一个平凡人,无法为国出力,只能在江湖中看着岁月流逝,白发丛生,充满了忧虑和哀愁。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长空黮闇如欲夜,白龙腾拿见云罅。
鳞间出火光照江,尾卷风霆雨如射。
老人百岁见未曾,儿童闭门伏床下。
发毛惨凛谁复支,性命么微不禁嚇。
登场已叹禾生耳,出户仍愁泥没胯。
皇天生民岂不爱,龙亦何心败吾稼。
父老相看出无策,揽涕顿颡号枌社。
移床避漏我亦忙,秉烛题诗寄悲吒。
似见不见目愈衰,欲堕不堕齿更危。
谁令汝年八九十,常欲强健宁非痴。
目昏大字亦可读,齿摇犹能决濡肉。
若知用短百无忧,此理正如夔一足。
矇眬臲卼俱有味,笑侮莫听傍人喙。
但令孙曾能力耕,一饱不妨还美睡。